星辰原木 作品

第二十六 京兆韋氏

    族中子弟或參軍抗敵以守邊疆,或牧治州縣撫以百姓,或執掌御臺規治天下,可謂文昌武盛。

    韋府。

    韋巨源端坐堂上,一手撫著頜下不長的鬍鬚,一手用指節輕輕敲打著面前的案几,凝神沉思。

    其長子韋安嗣坐於下首一側,身披錦袍,腰纏玉帶,一表人才,卻是有些神思不靜。

    一位精幹的四旬中年男子垂手立在堂中,正彙報著最新得到的消息。

    “陛下剛剛下旨,於城門處張貼皇榜,言及為了感謝和表彰士紳大力救助瘟疫災民的善舉,特禱告上蒼,於渭水之河畔立一石碑,遣大儒孔穎達持筆,於一日之後,將所有募捐錢糧的有功之士名字、事蹟鐫刻於石碑之上。”

    中年男子彙報時語調渾厚,敘述十分清楚。

    聽到此處,韋巨源微微睜開眼,皺著眉頭,似是對著中年男子反問,又像是自言自語。

    “此舉何意?”

    韋安嗣倒是急不可耐地想表現一番,插話道:

    “如今災民眾多,必是陛下看募捐甚少,可朝廷又無力施救,心急如焚之下,想以此法鼓勵世家富戶,踴躍捐贈。”

    哼,陛下也太想當然了。

    當初陛下在朝議中提出募捐,就受到眾多世家子弟的反對。

    所以募集到的錢糧甚少!

    如今即便真有好婺虛名之輩想要藉此出名,也只不過杯水車薪而已。

    城中士紳皆已暗通款曲、同氣連枝,必不會再捐募。

    其餘富戶便是有心,也不敢觸碰士紳的楣頭,即便捐,也不會捐多少錢糧!

    站立的中年男子點了點頭也贊同這個說法。

    “大少爺言之有理,此應是陛下無奈之舉,老爺不必過於在意。”

    韋巨源枉如沒聽到,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兒,緩緩閉上眼睛。

    半晌過後,韋巨源睜開眼睛,臉上無喜無悲,微微嘆了一口氣,道:“陛下這招,可真是妙啊!”

    妙?從何說起!

    韋安嗣與中年男子對視了一眼,面面相覷,不明所以然。

    韋巨源看了看一臉茫然的大兒子,心中嘆息。

    他這個長子其實頭腦才華皆是上上之選。

    可沒有經歷過風雨,性子太過漂浮,遇事莽撞毛躁,恐非是能支撐韋氏家業的良才,還得多磨練才是。

    他們這一房屬於京兆韋氏嫡支,但是韋氏枝繁葉茂、脈絡繁雜、家族龐大。

    便是同族之間也是明爭暗鬥,稍有不慎,便會被人連皮帶骨的給吞下去。

    看起來,只能期望李二手下留情,畢竟他們韋氏與皇族可是聯姻。

    宮中的韋貴妃,便是他的女兒,如果能在李二身邊吹吹床頭風,起碼能保住榮華富貴。

    至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果這個長子再不長進,怕是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