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師尊 作品

42、儒道法術

    史論題不好裝聾作啞,尤其是涉及到變法與不變法的問題上。

    但這個題,古縣令也給了應考士子的活路。

    用諸葛武侯和王荊公作對比!

    歷來變法圖強者不知多少,戰國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吳起和李悝可都是出自西河學派,西河學派是孔子弟子子夏開創的,以及前明張居正張太嶽變法,張太嶽變法要不是遇見了萬曆皇帝,可保不準已經成功了,但即使失敗,也為明朝續了近一百年的生命,其所創的一條鞭法沿用至今……

    而相比較張居正,王安石變法無疑是失敗的徹徹底底,生前就被保守派廢了新法,也被後來貶為奸黨!

    但諸葛亮是誰?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有了和曹丞相的對比,諸葛武侯被拔高到了與周公相比擬的地步。

    一忠一奸。

    這史論題不要太簡單。

    白貴對這場縣試早有準備,不管是四書題,還是五經題,都在請教諸多師兄時矯正過了,當然是混雜在其他文章之中……,即使偶有師兄發覺,也只會當做瞎貓碰上死耗子。

    他繼續落筆寫道:“何哉?武侯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荊公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也。何以知其然也,史稱武侯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儒家提倡的是什麼,仁和禮!

    《禮記·禮運篇》說過想要達到大同社會,需要什麼呢?需要的是“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

    所以這句話說什麼,說的是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申商之術,用的“心”是什麼,是儒家的仁禮之道,也就是禮記所闡述的……

    道和術誰重要?

    不言而明!

    諸葛亮用的是儒家的道,而施行的是申商的術,因此才導致諸葛亮變法成功。

    一旦將這變法牽扯到正人心的地步,就可以說已經成功了大半。

    “王荊公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深見天下弊於積習、非執法堅定必為群議所撓,而又慮申商之學不足以服朝野之心,乃諱其名,而陰託周禮以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