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字帖

    午飯是在公灶上享用的。

    比平日裡吃的,要好上一些。

    一連忙活了三天,堡子總算重新修繕完畢,因為淋上了水,這冰堡可比先前堅硬不少。在這幾天裡,學堂們上完早學和午學後,都要前去工地上幫忙。

    蒙童們連連叫苦,他們可是大戶人家的子弟。

    這一來二去,不少人的學業就被落下來了,受到了先生的批評,而與此同時,因為勞逸結合,做慣了苦活,記性不錯的白貴則被徐秀才當眾表揚,並且送給了白貴兩幅字帖,分別是《顏勤禮碑》和《多寶塔碑》。

    “顏勤禮碑盡得顏魯公楷書精髓,但初學者學習不易,你先學這幅《多寶塔碑》,每日練上二十帖,晚學後,交給我查看,不可有一絲的懈怠。”

    徐秀才叮囑道。

    這日過後,學堂裡二十多位蒙童對白貴一掃以前看法,不敢有絲毫小覷。

    畢竟白貴入學也不過半月左右,就已經超過他們當中的不少人,還得到了先生的贈予的字帖。

    不過也沒有人嫉妒。

    這是白貴應得的。

    如果說白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仍然取得了現在的成績,那麼他們必然會不滿,憤怒蒼天不公,嫉妒白貴的天賦。

    可白貴每日早學都是第一個到,刻苦努力。

    這些他們都看在眼裡。

    這樣的人,有什麼可嫉妒的。

    同樣,也因為如此,不少的蒙童也暗自下定了決心,刻苦學習,於是隨著徐秀才這一贈帖,大大激勵了學堂的好學之風,一掃學堂從前的慵懶氣息。

    屋內,燈焰如豆。

    “朱子曰:‘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處’。”

    “經學之中,我先教你《大學》……”

    徐秀才坐在凳子上,小拇指壓著袖角,翻開放置在書桌上泛黃的書卷,開始了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