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鍋盔

    白貴下跪行禮,徐秀才沒有阻攔,這禮他受得起,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代的師生關係遠超現代,是真正門生,一榮俱榮,一辱俱辱。

    俗諺語:“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

    不過還未等白貴行禮的時候,徐秀才輕咳一聲,指了指掛在牆上的孔子畫像,“《禮記》中說“‘禮儀之始,在於正榮體,齊顏色,順辭令。’你先收拾一下,然後祭拜至聖先師,再拜為師。不可亂序。”

    白貴恍然,儒家對於禮的重視是要求極為嚴格的,他內心同時欣喜,先祭拜孔子畫像,這意味著徐秀才將他收入門牆,和先前交納束脩,維持的師生關係不同,這可是真正的師生!

    他整了整衣服,眼睛餘光掃到後面,看著身後的辮子頗為礙眼。

    所謂衣冠,已經淪喪。

    但現在不是他考慮這個的時候。

    整理衣冠,並不意味著現在的外表邋遢、不潔,而是表示莊重,對至聖先師的尊重。

    孔夫子該不該敬?

    絕對是該的。

    如果沒有孔夫子,那麼如他一樣的賤民哪能入得了學,讀得了詩書?!

    英吉利和法蘭西等一系列歐洲國家,現在可都還是雙軌制教學。什麼是雙軌制教學,例如英吉利的雙軌制,一軌是專門為貴族和資產階級設立的,自上而下的,從大學到初中,進入的都是好學校(文法學校),而另外一軌則是為普通賤民設立的,從小學到中等職業學校。

    簡單來說,用現代教育來比喻,就是賤民的孩子在上完初中後,只能去上中專、技校,而貴族和資本家的兒子則直接去私立高中讀書,賤民是沒有資格接受大學教育的!

    1933年,英國頒佈《哈多報告》,雙軌制趨於合流,平民子弟才可進入文法學校,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自孔夫子開始私教肇始,打破周朝官學只教貴族的局面後,貧民子弟也可以讀書做官,也可以成為士,這就是至聖先師的偉大。

    白貴按照徐秀才的吩咐給孔子畫像跪拜叩首九次,轉而給徐秀才叩首三次。

    如此,師徒大禮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