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溺愛式寵孫

    該說的都說了,朱棣不答應,他們也沒辦法。

    不過好在,朱棣的來信增加了朱樉和朱棡的緊迫。

    在朱棣的信送到沒多久,朱樉朱棡的信便先後到了。

    在信已送到朱大福那裡的時候,朱樉收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

    衝著送信心腹滿是震驚,問道:“你說什麼?老四去信是拒絕,並非答應的?”

    送信的心腹不敢胡說,只能道:“是,是二太孫親口說的。”

    確定下來,朱樉感覺自己是上了朱棣的當了。

    你拒絕就拒絕吧?怎還非要裝模作樣的去封信,這不是坑人嗎?

    朱樉沉浸至於,轉而問道:“老三是答應的吧?”

    朱棡若再拒絕了,那他還真就得再想想其他辦法了。

    那心腹道:“應是答應的吧,小人去的時候,正趕上晉王的人也過去,二太孫拖我們轉告兩位王爺,定要齊心協力掃除奸人當道,護佑社稷江山。”

    既是當著雙方送信的人說的,那事情可就八九不離十了。

    ...

    某種合作既已達成,總該是有所行動,不能只靠嘴上說說的。

    陷害比拼什麼都已用過了,效果不盡如人意,那也就只能再想其他辦法了。

    為了方便相互之間聯絡,三人還派出了固定的心腹用於聯繫。

    這樣就是朝廷有律法規定,在外藩王沒有旨意不可擅自離開封地,不然的話,朱樉朱棡早就串聯著上門聯繫了。

    畢竟,即便遣出心腹聯繫,很多東西總還是傳達的有些欠缺。

    商量來,商量去,誰都不願出大力氣。

    就目前情況來看,他們自己行事,都比三人合作使出的力氣大。

    既然三人都不願出力,那就只能再尋求其他辦法了。

    不過,他們耽誤的時間越久,朱大福那裡的收益也就越大。

    隨著興明學堂的名聲打響,更有甚者甚至從國子監退了學轉而去了興明學堂。

    現在的國子監不同於明朝後來。

    地位雖差不多,但這個時候國子監的那些監生都是以真本事進入的,即便作為監生時就已有希望為官了。

    但這絲毫不是這些監生的目標,他們有學識,有擔當,很多人都記著啟蒙時的初心。

    除聖人說教的那些忠孝節義外,他們更想能為國為民做些什麼。

    所以當覺著興明學堂除卻教授他們該有的忠孝節義外,還會教授他們些造福於天下的本事,沒多加任何考慮便去了興明學堂。

    見識增加,認知也就多了。

    這種情況下誰若是還叫著說那興明學堂所教授的不過都是些奇技淫巧,那真的與傻子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