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宮 作品

第三千零九十四章巨大分歧

 “一個是強行拔高自己,一個是強行貶低別人,半斤八兩。”杜蘭表示他們怎麼就不明白造反的精髓呢?

 杜蘭心想在中原,文明和蠻夷都是人,入華夏者華夏之,入蠻夷者蠻夷之。重要的是行為,行為決定了華夏還是蠻夷,這點從周朝開始就不斷在強化。

 因為周朝取代殷商之後,其實地位挺尷尬的,殷商遺民還有很多,不同的部族也是虎視眈眈。當時周是和其他部族聯合一起攻擊殷商,結果商紂王死了,但殷商勢力卻依舊很強大。如何在敵人和盟友之間做大做強,是周人需要面對的問題。

 到底如何把大家都變成周人?這就是周朝統治者必須回答的。周文王寫了《易經》,周公做了周禮。

 易就是變化,就是強調華夏和蠻夷之間的變化。而周禮就是變化的標準,遵守周禮就是華夏,不遵守就是蠻夷。

 周禮從衣服、祭祀、婚喪嫁娶等等行為進行規定。敵人如果遵守,敵人就是周人。盟友如果遵守,盟友也是周人。蠻夷如果遵守,蠻夷也是周人。

 這點有些像宗教,但宗教需要信神,然後遵守戒律。而周禮並不需要相信什麼神,只需要遵守禮制就行。

 中原從這裡開始,行為就成為了區分我們和他們的主要方法。《易經》的思想基本沒有變化過,但周禮這套行為標準是一直在改變的。

 孔子提出克己復禮,就說明在他的時代,周禮已經不行了。但孔子雖然強調行為的標準,但並沒有提出一個新的標準取代周禮,只是呼籲大家恢復周禮,那肯定是不行的。

 到了孟子的時代,提出了法先王的標準,也就是說周禮是不行了,大家應該向上古聖賢學習,以聖賢的行為作為新的標準。

 荀子提出了重新制定禮儀,用君子來提出新的禮儀。可惜想要找到一個天下人都信服的君子,實在太難了。

 法家提出了以法律為標準,君子重製禮制根本不靠譜,還是靠國家法律吧。

 墨家提出了非愛兼攻等等一套空想標準,理想很好,實踐很難。

 道家表示既然人定的標準都不行,那就道法自然吧,儘可能地減少人為的痕跡,以自然作為標準,向自然學習。

 之後的朝代更迭,易經的思想一致沒有改變,但華夏的標準一直都是變化的。大家都在努力讓自己的勢力能容納更多的人口,所以行為標準一直在更新。從法先王到最後的推動生產力的三千年裡,中原一直認為敵人、盟友、蠻夷都是人,但只有行為上符合中原的標準,那才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