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宮 作品

第三千零四十五章光腳不怕穿鞋

公車之內,劫匪囂張跋扈,對於杜蘭好心的提醒根本不放在眼中,對他是大呼小叫。

杜蘭看著槍口,說道:“你們不聽我的話,早晚會失敗的。”說完就坐下來了,倒是沒說對方的槍裡沒有子彈。

因為如果這麼說的話,太囂張了,他還是要注意自己在黑白兩道的形象。

“呵呵。”劫匪覺得好笑,不聽人質的就會失敗?他以為自己是誰?

其實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很多謀士在出謀劃策的時候都會給出上中下三策,而上策基本上都是理想狀態下的計劃,基本不可能實現。可還是要說,一方面是謀士的職業素質,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保。

如果謀士只有一個計劃,然後主公採取計劃卻失敗了,那為了平息眾怒,謀士很可能就得背黑鍋。

但如果提出上中下三策,而主公沒有采取上策,最終導致失敗,那就怪不到謀士身上了。而且謀士如果跳槽的話,還能說‘主公當日應該採取我的上策,上策怎麼怎麼好’。

上策其實就是一道保險,可以讓謀士自保,也不至於砸掉謀士的招牌。哪怕明知道做不到,還是得提出一個上策。

就好像《魏略》裡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難道諸葛亮真的沒考慮過麼?為什麼只有魏延提出來了,是他真的比其他謀士都聰明?

肯定不是,其他謀士肯定也想過,但這計劃是做不到的。但魏延提出來之後,就有了一道保險。一旦北伐失敗,他就可以立刻站出來說讓你們不聽我的,要是早聽我的出兵子午谷就贏了。

提出一個理想化的計劃,又不去實施,那麼就無法被駁倒。魏延在理論上就一直佔據優勢,哪怕過了千百年依舊有人為他喊冤,認為就是應該出兵子午谷,如果出兵就贏了。

這就和之前的銀行家的桉子一樣,假設了一場勝利,讓人無法反駁。

所以謀士的上策就是讓人無法反駁的保險,無數人會認為主公失敗就是因為沒有選擇上策。可是很少人會想上策的可行性有多小。

面對這種局面,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看他們說什麼,而是看他們做什麼。通過他們的行為反推當時的客觀條件。

杜蘭表示自己也學謀士提出了讓劫匪按照自己所言行動,但他們不聽,那就是他們活該。之所以這麼做,當然是因為就算是做人質,杜蘭也要脫穎而出,要比其他人質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