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庭 作品

1159 瓜迪奧拉的大問題

希斯菲爾德執教下的拜仁就是以防守著稱,到後來邀請克林斯曼,拜仁就嘗試想要改造球隊的風格,尤其是看到了克林斯曼在德國國家隊所掀起的那股改革浪潮後,更加堅定了拜仁的這種信念。

在克林斯曼失敗後,拜仁選擇了範加爾,依舊還是走改革派。

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從克林斯曼到範加爾,雖然有成功有失敗,但拜仁的方向是明確的,這在海因克斯的執教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

事實上,海因克斯也是在範加爾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改良,取得的成功。

而瓜迪奧拉則是延續了範加爾的這一套體系,希望能夠更進一步。

就這一點上,拜仁成功了嗎?

答桉很明顯。

在高深前世,瓜迪奧拉連續三年拿下德甲,連續三年殺入歐冠半決賽,這份成績單沒什麼可指摘的。

唯一的遺憾就是,瓜迪奧拉沒能給拜仁帶來成績上的突破,拿下歐冠。

儘管,他們一直都是歐冠賽場上最具競爭力的豪門。

那問題出在哪裡?

還是得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上。

拜仁的球員很難去適應瓜迪奧拉的這套打法。

不僅是拜仁,後來的曼城也一樣是如此。

tiki-taka體系在巴薩的成功,從來都不僅僅只是戰術層面上的成功,還有天才球星們的成功,以及天才主帥的成功。

什麼意思呢?

球迷總喜歡把一支球隊的成功歸結為某一名巨星,某一位主教練,某一套戰術打法,這是錯的!

足球是團隊運動,是體系作戰。

任何一支球隊的成功,都一定是球員、戰術和主教練,甚至背後管理層的協同作戰下所取得的成功。

瓜迪奧拉帶著他的這套戰術到了拜仁,到了曼城,都遇到了一個最嚴重的問題,球員。

他再也找不到像梅西,像哈維,像尹涅斯塔,像布斯克茨那樣的球員了。

當他到了拜仁,他會鬱悶地發現,拜仁的球員一樣可以踢出很高的控球率,但他們的進攻打得沒有威脅,為什麼?

因為缺乏節奏變化。

那為什麼會缺乏節奏變化?

在巴薩,突然改變比賽節奏的手段不少,哈維的傳球,尹涅斯塔的推進,梅西的突破……

可這些在拜仁都沒有。

甚至在最基本的控球穩定性方面,拜仁都達不到他的要求。

很多人會奇怪,明明施魏因斯泰格是多麼優秀的後腰,在海因克斯麾下,他是歐洲最好的後腰,可瓜迪奧拉怎麼就不用?

甚至寧願用拉姆和阿拉巴來踢後腰?

這就是戰術層面上的考量。

海因克斯更多是踢雙後腰,施魏因斯泰格是其中之一,在他的旁邊還會配備一名防守能力很強的防守型中場,如比達爾、赫迪拉等。

但瓜迪奧拉的四三三是要踢單後腰。

施魏因斯泰格在單後腰體系裡,尤其是在強強對話裡,他會把自己的問題暴露得淋漓盡致。

……

“我給大家看一組數據。”

卡洛斯·巴爾加斯切換了一下大屏幕上的ppt,上面羅列出了一組對比數據。

“施魏因斯泰格在本賽季的德甲聯賽裡,被搶斷的次數是每場1.6次,最高的10/11賽季甚至達到了2.3次,本賽季的場均失誤達到1.3次,傳球成功率是90%。”

“我們可以再對比其他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