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第799章 盛唐風華(51)三合一

    這個旨意一出,朝中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默。大臣對此並不滿意,可這已然是父皇和母后退了一步的結果。

    扔下自己一個人面對朝中的局勢,他夜裡好容易躺下,依舊是睡不著。半夢半醒之間,好似床榻邊圍繞著那麼多的大臣,對著他口沫橫飛的勸諫。那手伸出來指指點點,他覺得幾乎都要指在他的鼻子上了。

    才像是睡著了,可晨鐘響起,他蹭的一下坐起身來,心跳極快,滿頭的大汗。

    太子妃心裡焦慮,伸手一抹,果然是冷汗。

    太子擺擺手,“沒事,熱的。”

    可初夏的早上,哪裡就熱成這樣了。

    李弘梳洗了,急匆匆的往前面去。太子妃心說,還是得請太醫晚上來看看。

    太子顧不上看什麼太醫,他才坐下,高力元就急匆匆的進來。他心裡咯噔一下,這必是又出急事大事了!他現在一見這麼急的事,心都不由的顫了顫。

    他的心提著,感覺隨時都能跳出來。就聽高力元說,“殿下,幾位相公連同兵部大臣在外候見。”

    兵部?

    這地方可不敢猶豫!他馬上坐好:“宣——”

    他以為又是新羅國鬧事,結果並不是!張文瓘率先進來,一進來就滿臉激動的喊:“殿下,安西大捷!公主和英國公不僅設計在龜茲城外全殲吐蕃三萬人馬,公主還帶百餘護衛奇襲青海,殺了守將贊婆,而後收復羌地十二州了……”

    李弘以為自己幻聽了,“你說什麼?”

    “悉多在龜茲城外被公主一箭射死,後來搶救無效,已然死了。而今,棺木在千佛寺寄存,等著吐蕃那邊的消息。公主沒有停歇,轉身帶著三百人直奔青海城外,只帶三十親隨偽裝後強行闖關,直奔將軍府。趁其不備,射殺了贊婆和兩位副將,在將軍府中殺了一個進出,搶了兵符,為薛將軍收復十二州提供了幫助。而後帶著九位勇士,走狹路攔截論欽陵,先是放火驚了吐蕃兵,而後趁亂射殺論欽陵。論欽陵被馬奴所救,箭簇射傷了胳臂。箭簇上有毒,論欽陵削皮割肉,僥倖逃命,負傷帶人逃回吐蕃。摺子發來之日,羌地十二州全部收復,吐蕃兩萬多駐兵,全殲!”

    好!好!好!

    李弘接了摺子,把每份摺子都看了一遍,拿著摺子就走。走出去了,才叫身後的大臣,“都跟著吧!”

    是!

    李治躺著,頭上放著溼帕子,正閉目養神。武后不能在後宮批摺子了,隔著一道珠簾,坐在那裡正瞧摺子。遇到緊要的,瞧著聖人精神好,她拿來唸叨兩聲。其他的,她自己就處理了。

    正忙著呢,高延福腳步匆匆的進來,特別小聲的說話,怕驚擾了聖人,“……東宮來報,太子帶著幾位相公連同兵部官員正朝這邊來,說是捷報……”

    但具體怎麼個捷報卻也不知道。

    武后放下筆,起身掀簾子進去。簾子一響,李治就睜開眼睛。

    武后扶他起身,“兵部捷報,太子帶著朝臣正來。”

    李治便起來了,帕子順手一扔,起身坐在武后剛坐過的地方,說劉仁,“去迎太子。”

    是!

    武后挨著李治落座了。

    李弘不用通報就進來,將摺子遞過去,“父皇、母后,安西大捷!皇妹帶人奇襲青海,收復羌地十二州。”

    什麼?

    李弘拿摺子手有點抖,武后接了過來,“我給您唸吧。”

    好!好!

    先是駙馬的摺子,這個摺子誰都沒打開,因著這是秘折!不過而今站在這裡的都是朝中肱骨之臣,武后就把摺子直接開啟了。摺子上說的是人事。把安西而今的境況,在摺子上剖析了一遍。當地勢力如何、常駐此地的郭待封如何,這一樁樁一件件的,無不說明這個地方的官員配置,各方面的政策上出現了問題。駙馬在摺子裡說,焉耆作為重鎮,駐紮兩千兵馬,可阿史那一支叛亂,尤不能查,何也?

    李治點頭,這便是宗族之弊了!

    駙馬在摺子上緊接著又道,安西之安,不在於兵安,而在於民安!須使民一心而又非一心。

    這個話說的,越想越有味道。

    沒有表功,沒有伸手朝朝廷要錢要糧要任何東西,只是陳述了安西之弊。其實,他隱隱的已經給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李治沒有言語,只抬手催武后讀下一封。

    下一封是桐兒的摺子,摺子上的語氣平鋪直敘,沒有一絲多餘的!就是從當時的境況出發,怎麼想著打這一仗,怎麼謀劃著打這一仗。當時怎麼想著叫駙馬裝病,怎麼誤導他人,這種誰誰誰具體的都幹了什麼。然後再便是怎麼打這一仗的。

    語言簡練到,你都不覺得她打了一個多大的勝仗。可在坐的都知道,從安西到青海,這得奔襲多久。到了之後,只帶那麼一點人馬,得有怎麼樣的膽識才敢去,得有怎麼樣的勇武,才能辦到這些事!

    尤其是帶著幾人攔截帶著五千兵馬的論欽陵,到了最後,十個人只剩下三個人。

    這行為堪稱是孤勇!

    任何一個不甚,就是殞命。

    大唐帝姬,高居輔國之尊位,以身犯險,生母讀來生父聽,便是不長在身邊的孩子,可骨肉相連,焉能不後怕?

    先是驚喜,而後是驕傲,再之後只剩下怕了。

    可這話,卻不能當著朝臣說。為大唐拼命的將士何止千萬?帝姬又如何?

    武后看聖人,聖人半晌沒言語,好半天才哽咽的道:“賞!每一個為大唐征戰的將士,都該賞!”

    是!隨後就擬旨賞賜。

    武后又換了一份摺子,是薛仁貴的。薛仁貴先是請罪,而後極其詳盡的描寫了兩場戰爭。他說,他身為主將,是失職的!

    這份摺子從側面說明了,此戰從謀劃到實施,都在公主的掌控之中。最後,他以一個戰將的身份說,“公主善征戰亦善謀略,雖用兵好弄險,但用兵之法千將千法,並無優劣之分!此戰公主可與任何一個名將比肩。”

    沒人說公主不能為將的話!大唐出過領兵的平陽公主。若是公主有此能,朝臣在這個上面是不敢說話的。

    武后緩緩的放下摺子,取了陶大有的。陶大有說的又不一樣,他說了這大半年安西之難,寫了駙馬怎麼叫將士住地穴以躲避嚴寒,寫了而今龜茲又建了一圈城郭,也寫了許多百姓拋棄了帳篷,也學著挖地穴以居住。說公主與駙馬也住在地穴裡,與將士同吃同住等等。

    給公主和駙馬說了不知道多少好話,但其中也把他的難處,安西今年的難處隱含的表達了。

    其他人的摺子武后也不急著看了,事就是這麼個事。重要的也就那麼幾個人。

    總之,非常確定的是,這場仗打的很漂亮。定了安西,收復了十二州,關鍵是殺了論欽陵的兩個親兄弟,這足以叫吐蕃朝堂出現變故。而這些又確實是能牽制論欽陵,短期內,吐蕃再無興兵之能了。

    李治坐起身,一條條旨意往下放。

    “著英國公總理安西事務,晉安西都督。”

    “晉輔國公主為護國公主,食邑八千戶。”

    “薛仁貴收復十二州有功,暫理軍務。”

    “薛訥……”

    “契苾明……”

    “……王守心……”

    每一個立功的人,都有晉升。包括太醫劉神威。

    摺子擬定了,李治才看戴至德、張文瓘、劉仁軌和閻立本,“諸位相公以為如何?”

    妥當。

    劉仁軌看了其他三人一眼,沒言語。戴至德是太子心腹,護國公主跟太子關係親密,他自然不反對。張文瓘乃李績學生,這一層關係更親密。而閻立本,據說是跟駙馬關係極為莫逆,他又能說什麼呢?

    可叫駙馬總理安西事務,晉升了公主,卻沒叫公主返回京城。這其實還是對安西的駐兵有別的安排吧。

    這麼想著,他就看裴行儉。

    安西是他的老巢了,要是叫公主和駙馬這麼呆下去,他在西域的影響力只怕會被清洗乾淨。也不知道駙馬的摺子上所說的各方勢力,有沒有暗指裴行儉。反正出事的兩個將領都是裴行儉推薦的。一個是郭待封,一個是阿史那道真。

    聖人沒問裴行儉關於這事的看法,是否是對裴行儉有些遷怒呢?

    來不及細想,就聽聖人又說,“此番大勝,當昭告天下……”

    這是應該的!但是這十二州的官員,又給怎麼任命呢?聖人可說了,薛仁貴只是暫領十二州軍務。

    想到這個,他就問了,“聖人可有人選?”

    武后皺眉,這麼急切做什麼?

    李弘嘆氣,這些人還是怕母后插手吧!他就主動提議說,“兒臣舉薦李敬玄。”

    李敬玄是父皇做太子時候的東宮侍讀,用一個父皇的人,你們總該消停了吧。

    聖人沒言語,武后皺眉也沒駁斥。劉仁軌跟李敬玄交惡不是一天兩天了,但鑑於此人是聖人的侍讀出身,也沒言語。

    那事就這麼定下了!其他的官員隨後著吏部擬定,就先散了吧!

    這一散,旨意一頒佈,天下才盡知——大唐有了一位勇武無雙的護國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