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姓公子

    當然,道門也是如此,如今的道門同樣是三教合一後的道門,甚至道門更雜,除了佛家、儒家、法家之外,還吸納了墨家、陰陽家、農家等等,正因為道門的雜,內部阻力反而不大,最終成功,這也是三教合一的聲音始終是道門主流的緣故。

    在心學一派力挽天傾失敗之後,不合時宜的儒門也只能退下去,將天下交由他人。

    或者說,三教合一乃是大勢所趨,道儒之爭和道佛之爭,根子上還是以誰為主的問題,也頗有誰做父親的意思,所以這種倫理尊卑的想法大約是無法徹底消除了,還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張月鹿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她並不反對儒門的存在,只是反對儒門治理天下,最後一句“坐而論道”,頗為隱晦,卻正中儒門的一個要害。

    儒門是講尊卑秩序的,向地位不如自己之人討教,是為“下問”,這就是高下有別。正因“有別”,所以“下問”是恥辱的,站著的人怎麼能去請教跪著的人呢?故而“不恥下問”竟然成了美德。

    道門是講平等的,既然是平等,那就沒有上問和下問之分,請教與恥辱又有什麼關係?既然沒有關係,那自然沒有“不恥”之說。

    這些儒門弟子敢來找張月鹿的麻煩,自然是有些真才實學,也曾專門研究過張月鹿與秦凌閣的辯論,哪裡聽不出張月鹿話中暗指,立時有人反駁道:“如今聖天子在位,天下蒼生誰不視皇帝陛下若父?君父臣子,如何分不得上下尊卑?難道兒子還要欺壓在父親的頭上嗎?”

    張月鹿笑道:“君父,君父,總要認個父親才肯甘心,認了父親便可以用忠孝壓人。試問,我姓張,皇帝陛下姓秦,如何成了我父?若皇帝陛下果真是我父,乃至是天下百姓之父,為何有人是公主,我卻做不得公主?為何有人錦衣玉食,而有人卻衣牛馬之衣、食豬狗之食?同樣是兒女,這是何道理?你們大約又要說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了,是也不是?”

    儒生臉色憋得通紅,不知該如何反駁,只能大聲道:“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張月鹿臉上的笑容驟然一收,冷冷道:“殊不知我道門弟子只知有‘總掌陰陽功過紫極大真人’,而不知有聖天子矣。”

    正在遠處觀望的一人臉色微變,嘆息道:“這幫飽讀聖賢之書的廢物,動手不行,動口也不行。”

    旁邊的隨從湊趣道:“也不能怪他們太廢物。”

    此人臉色一沉:“怎麼不是他們太廢物?”

    隨從諂媚笑道:“大聖祖當年就看不上儒門的夫子,他們讀儒門的書,張月鹿讀大聖祖的書,如何能辯得過張月鹿?此其一。稱皇帝為大真人而非天子,這是當年聖祖的決定,足見聖祖高瞻遠矚,此其二。由此兩點,可見不是這夥人敗給了張月鹿,而是儒門敗給了我李家祖先,誰讓張月鹿學了我們李家的學問呢?”

    此人臉色由陰轉晴,大悅道:“好奴才,你倒是會說話。”

    太上道祖姓李,玄聖也姓李,李家一直自詡為太上後人、玄聖後人,稱太上道祖為大聖祖,稱玄聖為聖祖,無論從頭論起,還是從中間的道門中興論起,他們都是聖人後裔,故而李家內部一直有人將道門視作自家之私產,將道家學說視作一家之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