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七章 鐵與火

    這還不包括疾病的威脅,雖然有化生堂,但高昂的收費總是讓人望而卻步。

    這是一個宏大的命題,並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說清。

    這也是隱秘結社大為興盛的原因之一,人是要有念想的,如果現世中求不得,就只能向來世或者死後去求,隱秘結社宣揚的種種理念恰恰滿足了人們對於念想的需求,哪怕這個念想是虛假的,永遠不可能實現,仍舊有人為之痴狂。

    道門對此並非沒有預料,當年初代地師徐無鬼和玄聖有過一場爭論。

    徐地師認為一朝之初,吏治清明,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只因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漸漸好轉了,朝廷穩定了,也就漸漸怠惰了,少數變為多數,繼而怠惰成風,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難以補救。也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黨同伐異,到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形勢便複雜起來了。

    就像一張餅,最開始的時候能吃到六成,漸漸只有五成,最後只剩下三成、兩成,難以維持。

    貪婪是人性,想要從人性上入手來解決問題,做到天下大同,基本是不可能的,儒門在這個圈子裡兜兜轉轉上千年,也未見得天下太平,更沒見得人心向上,反而是常常有人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那麼道門又憑什麼勝過儒門的千百年之功?所以非要另闢蹊徑不可。

    徐地師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把餅做大,讓這張餅可以養活所有人,那麼這些矛盾便不存在了,只要餅足夠大,朝廷富足,百姓安居,權貴們也能盡享榮華,這大約便是盛世氣象,天下太平。

    現在看來,徐地師的辦法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餅再大,不改變分餅的方式,仍是有問題的。

    想要改變這些問題,也許需要極為漫長的時間和巨大的變革,也許會再次落入儒門的窠臼之中,兜兜轉轉,不見出路。

    齊玄素並沒有深思,他能看出其中的部分問題,不意味著他能產生深刻的共情,得益於萬象道宮的教導,他擁有一身在無論亂世還是盛世都能活下去的紮實本領,他經歷過生死,卻沒體會過真正的貧困。

    齊玄素的窮,是相較於士紳、富商、官員權貴、高品道士而言。相較於普通百姓,身家好幾千太平錢的齊玄素是個不折不扣的體面人。他過得最慘的時候,幾十個太平錢還是拿得出來,從沒為吃飯發過愁。雖然其中有他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原因,但江湖兇險也不必多說,稍有不慎,死得比那些身心受到生活極大摧殘的百姓還要更快些,絕大部分人都不願過這種朝不保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