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一章 “客棧”

    漢子沉默了,轉身望向大堂裡的眾人。

    沒有人敢於應聲。

    男人臉上先是流露出失望之色,然後又從失望變為了絕望。

    就在這時,大堂的角落裡忽然響起一個聲音:“這筆買賣,我接了。”

    大堂在片刻的沉寂之後,驟然響起一陣竊竊私語之聲,如夏夜裡的擾人蟲鳴,又如夜中出行的碩鼠。甚至就連一直在打瞌睡的夥計也從美夢中驚醒,先是環顧四周,然後匆匆起身離去,似乎是怕被殃及池魚。

    男人的臉上重新有了希望,循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轉頭望去。

    說話的是個年輕男子,披著斗篷,戴著斗笠,一身很常見的走江湖打扮。

    他坐在大堂角落,沒有同伴,獨佔一張桌子,桌上放著一把短劍。

    年輕人起身來到櫃檯前,瞥了眼櫃檯上的官票,說道:“一千太平錢不是個小數目,換成如意錢,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前朝大魏時,私鑄成風,劣幣橫行,導致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更有官吏從中牟利。本朝有感於此,統一鑄造金、銀、銅三種錢幣,取消方孔,變成整圓,取名為“圓”。

    金圓背面刻有“承平無憂”四字,被稱為“無憂錢”;銀圓背面刻有“天下太平”四字,被稱為“太平錢”;銅圓背面刻有“平安如意”四字,被稱為“如意錢”。

    掌櫃瞥了眼櫃檯不遠處已經空無一人的長凳,伸手按住那張官票,不動聲色道:“這位兄弟,金山也好,銀山也罷,且聽老哥一句勸,太平錢雖好,就怕沒命去花。”

    年輕人說道:“多謝老哥提醒,我知道其中利害。”

    掌櫃微微嘆息一聲,收回按在官票上的手掌,不再多說什麼。

    漢子望向這個年輕人,謹慎問道:“未請教尊姓大名?”

    年輕人道:“叫我齊玄素就好。”

    “客棧”並不直接參與這些打打殺殺的事情,而是作為一處中介所在,為買賣雙方提供擔保,賺的是抽成的錢。

    能做這樣的買賣,自然是神通廣大,天下各處都有“客棧”的分號,據說還有一個總號,無人知曉其所在。

    既然齊玄素願意接下這筆買賣,那麼兩人就在掌櫃的見證下籤訂約書,共是三份,掌櫃將其中一份約書收好,以作留底,另外兩份約書則留給當事兩人一人一份。

    如果齊玄素做成了這筆買賣,可以憑藉約書來掌櫃這裡拿走九百太平錢,“客棧”抽成十分之一,也就是一百太平錢。如果齊玄素做不成,那漢子也能憑藉約書從掌櫃這裡退回九百五十太平錢,“客棧”只抽成五十太平錢的例行費用。

    若是日後起了糾紛,兩人還可以憑藉此約書到“客棧”調解,調解不成,“客棧”便會酌情做出相應的應對。

    至於這個應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對,到底是破財免災,還是有血光之災,那就不是外人可以知曉了。

    定下了約書,交代了買賣的詳情,那漢子將一千太平錢的官票交予掌櫃。“客棧”的信譽極好,就是上萬太平錢的大買賣也做過,不必擔憂會因為一千太平錢而壞了自家的名聲。

    至於這筆買賣的具體要求,倒也簡單,那就是請齊玄素去往城中的縣衙,救下馬上就要被青鸞衛帶走的鳳臺縣知縣李宏文。據說這位縣尊大人牽扯到一件朝廷大案之中,若是被帶到京城,投入詔獄,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