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叫張德帥 作品

第221章 學霸的朋友圈

    第221章 學霸的朋友圈

    這一屆美賽和上一屆最大的區別,就是這一屆美賽不是上一屆美賽。

    說了句廢話,但又不全是廢話。

    至少,這句廢話佔了這章整整30個字。

    將上面那句話換個說法,那便是每一屆美賽的題目都是經過了mcm/icm數學家大會的競賽代表經過多加商討提出的綜合性數學問題。

    雖然每年的題目都不一樣,但是和華國學生做題習慣總結題型一樣,國內的各大高校學界, 也將美賽簡單的概括為了幾個分類。

    mcm和icm競賽的考試內容分別是三道題,共六題;每道題各側重不同的方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一題作答並提交答案。具體題目如下:

    ?mcm problem a :continuous 連續型

    ?mcm problem b: discrete 離散型

    ?mcm problem c :data insights 數據分析

    ?icm problem d: operations research/network science 運籌學/網絡科學

    ?icm problem e: environmental science 環境科學

    ?icm problem f :policy 政策研究

    mcm競賽旨在考驗學生對開放性問題的闡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而icm競賽則是mcm的衍生,更側重於培養和提高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書面溝通及表達能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可比國賽將所有的題目分為預測、優化和評價三個類別,要細緻的多。

    在進行國賽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哪些數學工具,而美賽完全不用擔心有任何的選擇困難症。

    同一個題目裡,大部分競賽學生所選用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所得出來的結果往往天差地別。

    這便極大的考研了小組內部負責建模之人的功力。

    一方面,你需要有一帶二的決心, 在有限的四天時間裡,力求建模工作做的更加細緻和完善。

    美賽的題目一般要比國賽來的簡單,但因為競賽對手的素質普遍提高,所以需要比其他小組擁有更多的細心,才能取勝。

    另一方面,你需要將建模的語言和思路儘量向漂亮國本土人員靠齊。

    語言是極其重要的一關,美賽論文要求全英文提交,閱卷的評委看到的也是英語論文,中式英語便成為了評委對論文印象分最重要的構成部分。

    這點必須由建模和寫作兩人在競賽論文完成的最後一夜,全力修改。

    另一點, 便是思路。

    華國人和漂亮國的歷史、文化差異巨大,這也導致在同一件事上兩方的看法將會產生極大的分歧。

    這也是, 方舟雖然英語單詞記憶儲備量豐富,卻仍在每次的英語完形填空考試上, 錯掉一半的理由。

    所以,在論文中面臨解題路線的選擇問題時,絕對不能以正常人的思路來考慮。

    漂亮國人的思想在華國人看來,基本上沒幾件是正常的。

    當然, 作為一門數學性非常強的競賽,如果你得到的建模結果表現非常優異,經驗證之後,準確性高、判斷力強,那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建模,倒也不是不行。

    畢竟,強者通吃。

    方舟有自信自己現在可以成為那個無視兩國文化差異,直達真理最深處的強者,不過在臥虎藏龍的世界裡,方舟表示也不能太過於鬆懈。

    上次參加國賽也是,雖然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更好成就,但最終不也被同為本科組的論文所擊敗當了回第二嗎?

    美賽將至,朋友圈裡內容也開始熱鬧了起來。

    美賽對參賽者的學校沒有那麼多限制,是可以允許跨學校組隊的,所屬的指導老師也可以直接填上隊長的名字。

    而且報名時間一直截止到比賽的前一天下午15:00。

    對於方舟這種已經通過學校渠道參賽的隊伍來說在,自然不用再擔心報名的事情。

    但一些之前不瞭解,瞭解之後又想參加了的人來說,最大的問題便是找隊友(大腿)的問題。

    為了吸引強有力的隊友共同參加美賽,方舟的朋友圈裡也開始了一場暗潮湧動的戰爭。

    “呼,放假前一直想看的一本書今天終於看完了,很有收穫,希望未來能派上用場。”如果方舟沒記錯的話,這是水木大學一位同屬於天閣計劃成員的材料系大三學子,只見照片中在一場寫滿公式的a4紙旁邊,放著一本攤開著的《應用泛函分析基礎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其下壓著一本《基於自適應動態規劃的不確定非線性系統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