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叫張德帥 作品

第192章 下次有你好看

    第192章 下次有你好看

    行星開發:

    土衛二:水

    土衛六:燃氣資源

    水星表層可以被剝離並製造成反射鏡戴森雲與恆星引擎

    金星可以作為早期地球生物化學反應的實驗基地,往上投放地球生物。

    月球的氦3根本不值得開採,火星居住的優先度其實也很低。地月拉格朗日l1基地、月球掛繩、火衛一雙側長繩之類更值得建設。

    在木星圈和土星圈活動不需要開採它們的核燃料,木星周圍強大的輻射和等離子環流足以驅動航天器與太空建築,土星環裡含有巨量的水冰。木星和土星的多個衛星上有水冰或甲烷,其中一些的地下海里可能有生命供研究。泰坦星(土衛六)上橫流著大量的液態碳氫化合物,光是其表層已知的甲烷湖泊就有地球上探明的化石燃料總儲量的三百倍。不過這些和你的“星際擴張”技術比起來大概都是毛毛雨。木星離譜的重力阱意味著用現實中的技術不值得開採、有了能開採它的技術則不屑於開採。

    太陽系的氣體行星裡,能提供核燃料的主要是天王星,其次是海王星。這事比較次要。天王星的衛星可能也擁有地下海,也許有生命供研究。

    太陽系內有一些自轉速度異常快的小行星[1],幾十年來都有人認為它們的核心可能是早期宇宙裡產生的夸克物質,以這種廣泛存在的夸克物質來解釋物質與反物質的數量差異。如果實踐發現它們真是如此,那麼可以期待許多特殊的性質,包括生產巨量的反物質[2]。100億噸夸克物質可以生產10億噸反物質[3],這是太陽系裡能期待的最高級資源之一。同水平的就是“作為原初黑洞的第九行星”了。

    天衛五蹦極一定非常好玩。天衛五有著太陽系最高的懸崖——維羅納斷崖,高度最大有20km。天衛五的表面重力加速度極小,只有0.079m/s^2。從維羅納斷崖的最高點跳下去,需要大約12分鐘的時間抵達懸崖底部,蹦極者有足夠的時間飽覽天衛五的風光。當蹦極者接近懸崖底部時,速度大約為200km/h。儘管這個速度在地球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算得上比較大,但用反推火箭很容易減速下來,蹦極者背個反推火箭就可以了。

    去火星看水手大峽谷和奧林匹斯火山以及二氧化碳噴泉、去木衛一看成群的超級火山噴發(當然必須做好輻射防護)、去木衛二冰下海洋來海底兩萬裡、去木衛三看自身和木星的極光、去土衛二看超級間歇泉、去土衛六的甲烷海里劃賽艇和人體撲翼飛行(大氣密度比地球高、重力比地球低)、去土星光環裡搞冰雕展、去海衛一看噴液氮的冰火山。還有彗核驚險噴氣遊等等。

    人工恆星

    我認為如果時間足夠長而且恆星系合適,那是有可能的。因為很多年輕的恆星周圍有碎片、塵埃、氣體等構成的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k),裡面有大量有用的物質。如果人為的操縱那些物質的互相碰撞聚集合並,是有可能誘導形成一顆合適的行星,如果說行星是一座座大廈那年輕恆星原行星盤裡的那些物質就是磚、瓦、水泥等建材,搬運那些建材顯然比平移整體搬遷大廈(例如流浪地球)容易多。當然那需要難以想象的生產力(足夠的ai搬運工、泥瓦匠)和足夠的耐心(長壽),時間可能數以百萬年計。當然由於引力的關係一旦形成一個相對大的物體, 引力會滾雪球一樣吸積周圍的物質越來越大, 而不是完全人工來。

    而太陽系這種木已成舟的中年恆星系則沒啥可操作性,因為可用的原料大部分已經形成了行星,剩下的在主帶和特洛伊小行星群的物質質量太小湊個月球恐怕都挺難,柯伊伯帶加離散盤加奧爾特雲倒是很可能有總計足夠湊兩三個地球的物質, 不過太遙遠、太分散, 而且這些物質裡大部分是水、甲烷、氨之類的揮發物,岩石礦物、金屬比較少。硬搞恐怕只能來個真海洋行星。此外在成熟恆星系裡那麼折騰帶來的引力擾動軌道影響也是很大的風險, 這個需要看具體情況去模擬分析了, 需要專業人士了。總結一下,人類在遙遠未來有可能精確的在一顆恆星旁人為控制構建一顆宜居行星, 然而必須是有物質豐饒的原行星盤的年輕恆星, 同時需要難以想象的生產力(比蝗群還可怕的自動化技術,無數的機器人拖船)以及足夠的耐心(可能需要上百萬年),但是對太陽系這種木已成舟(確切說磚已成樓)的中年系統則不具備可行性(如同前面提到的舊城拆遷或者整體平移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