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叫張德帥 作品

第185章 標題

    他們這群人準備了這麼久,自然不僅僅只是藉助衛星看一眼宇宙中的煙花長啥樣,真正的研究意義還在於通過研究餘暉,從而判斷伽馬射線暴的輻射機制,從來推斷引力波的存在和生成機理。

    藉助由gecam衛星提供的來自宇宙深空的視角,眾人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所對準的位置,爆發了一片蔚藍色的星雲。

    其實星雲本身是看不到白光以外顏色的,但是為了形象的將其動態機制做出可視化觀察,所以反映出來的圖像都是五顏六色,頗為絢麗。

    另外,伽馬射線暴背後發生的恆星級爆炸,很有可能是數年以前發生的事情,經過無盡光年的傳播,才被藍星上的監控衛星所監測到。

    本次grb 161021a伽馬暴事例共計持續了13秒的時間,具有明顯的長暴特徵(長於2s 的伽馬暴被定義為長暴)。

    在爆發之後,gecam衛星本身自帶的強大算力,開始持續運作,數據的監控和記錄,這才剛剛開始。

    大屏幕右側,眾人可以看到附近的脈衝能量值開始逐步攀升,到達頂點之後,持續了很長時間,隨後才開始下降。

    陸麟他們的團隊正一絲不苟的對數據進行採集、處理。

    方舟這邊的團隊也動了起來。

    衛星採集到的數據經過漫長宇宙的傳播,並不能直接將其拿來作為後續計算的依據。

    而浩蕩宇宙,誰也不知道中間會出現什麼樣的因素,對檢測數據進行干擾,眾人在翻閱資料過後,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抗干擾數據處理模型,來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

    陸麟他們的團隊自然也是類似,作為老牌的天文學研究團隊,內部必然也有相應的誤差參考模型。

    但方舟他們的團隊,卻不能直接將其拿過來用,否則何談創新。

    數據的記錄整整持續了一下午的時間,隨著屏幕上的能量值趨近於宇宙中的正常能級,眾人才停止了記錄。

    隨後這份數據經由金陵大學加密,傳到了方舟的電腦之上。

    方舟很快對原始數據進行分割,二次加密過後將其下發給數據處理小組內的各個成員。

    按照組織之間制定的截斷冪率譜模型對處理後的數據進行擬合分析。

    grb 161021a的譜指數偏硬,高於同步輻射限制的低能譜指數上限,此外其峰值能量(ep)很硬,在第一個脈衝的時候由硬到軟,但是即使在最後的爆發階段也始終居高不下。高能量伽馬射線光子總是比低能量光子更早到達,這一現象被稱為譜延遲,在上一年的grb 150417a中同樣觀測到這一現象,並且在相對於的圖像中顯現出一個拐點。

    擬合完成過後,就是對輻射模型進行判斷,方舟的項目組之前初步確定的以磁能釋放為主導的同步輻射模型,拒絕了根據愛因斯坦的方程創建而來的相對論火球模型。

    但根據伽馬暴的譜指數初步判斷其更符合光球模型,不屬於同步輻射,也不屬於現對論火球,方舟建立了新的多色黑體模型才使其初步滿足輻射能量爆發的特性。

    理論上伽馬暴的峰值能量應小於等於黑體所釋放的最大能量,通過這一限制可以求出光球模型的半徑範圍,利用物理的光球模型對grb 161021a進行擬合,得到其半徑為幾百千米,正好處在光球模型的半徑限制內,同時這一模型也限制了該伽馬暴的紅移位於0.14到0.46的範圍內。通過ep-eiso的統計相關關係,研究團隊限制了其紅移應位於0.3到3.0的範圍內。

    但這些也都需要在進行後續的觀測數據進行再次論證。

    目前唯一能說的是,天閣計劃從籌備到現在,第一個正式的天體觀測項目圓滿完成,只待後續的研究,並將其整理成論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