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叫張德帥 作品

第171章 參加會議

    再次詢問了幾句並答謝過後,方舟才起身離去。

    走到門口的時候,方舟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扭頭問道:“論文的指導老師我寫成您,還是並列一作更合適一點?”

    王建業聽到這話,先是愣了幾秒,隨後用奇妙莫名的表情看著方舟,嘆了口氣說道:“指導老師吧。”

    “好的。”方舟對王教授的嘆氣聲並不以為然,估計是在嫌棄自己發論文的經驗太少。

    畢竟之前的幾篇論文,要麼是河洛大學氣象學教授幫忙發表,要麼是學校數學系薛主任幫著給操辦了一切,像這樣由方舟自己來發論文的還是第一次。

    方舟走出了充滿學術氣息的仙宮大學天文系研究小樓,深呼吸了一口氣,看著眼前的天地似乎更為明媚了一些。

    回到新華大學,方舟先是找班主任請假,雖然有院長的特批,這個假條可批可不批,但是本著尊重的原則,方舟還是主動來到班主任的辦公室說明情況。

    因為要去帝都走一週的時間,所以這一週內的事情都要儘可能的安排妥當。

    藍橋杯的初賽結束之後第三天,進入決賽的名單就已經出來了,不過時間安排在了十月的月底,還要在方舟參加的會議之後,這倒不需要著急。

    挑戰杯校賽的安排雖然是在十一月之前交上開題報告即可,但從帝都歸來之後,事情還有很多,方舟還是先一步叫來了小隊的成員們一起開會,商討開題報告的書寫。

    挑戰杯的項目成員要求最多不超過八人,除了方舟自己宿舍內的五人和班長王澤華以外,方舟最多可再叫兩人。

    畢竟挑戰杯也是大學生四大賽事之一,既然已經決定了參賽,方舟還是想給比賽的舉辦方一點面子,在幾個同班同學划水的基礎上,勢必需要招兩個認真做事的人進來。

    。方舟想了想自己認識的人裡面,對這方面經驗最豐富的莫過於周天星了,連忙給周天星打過去電話,詢問對方是否要加入他的隊伍。

    周天星作為經管學院創業經驗最豐富的學生,同時在大二參加的挑戰盃賽事中葉獲得了省級一等獎的榮譽,雖然已經大三,仍有無數的隊伍給其拋下橄欖枝。

    挑戰杯的賽事規定,一個人最多隻能作為一支隊伍的負責人,並只能同時參加兩隻隊伍。

    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神們互相刷競賽分的操作,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真正有創業能力人的發揮。

    周天星接到方舟的電話,問都沒問方舟的項目是什麼內容,二話不說選擇了同意加入。

    本次賽事,周天星自己作為負責人也帶隊參加了進來,同樣抱的是幫人刷競賽分的目的。

    還剩下最後一個隊伍成員,方舟猶豫了半天。

    同班的同學裡劉怡君算是熟識的一個,但是並不瞭解對方的水平,而且也沒有什麼好的理由,在已經加了這麼多同寢室同學的基礎上,方舟還是想找個有能力的人。

    王斯達不必多說,除了數學功底比較紮實以外,進來之後相比整日只會想著摸魚和吃飯。

    魏萊倒是一個靠譜的人選,既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又有很強的商業背景,對於創新創業這種事情,相比也能提供十分有用的幫助,重點是和方舟合作過很多次,除了生活上,在競賽上都會對方舟言聽計從。

    ...

    。一下子,方舟還真沒找到比魏萊更靠譜的隊友。

    說是找隊友,其實更像是在找來給方舟幫忙製作挑戰杯策劃報告的工具人。

    。電話裡,魏萊只沉默了片刻,便同意了方舟的請求。

    晚上,方舟第一次召齊八人小組到教室裡進行開會,宿舍裡的幾人吃完飯有說有笑的一齊來到了教室裡面,周天星和魏萊則先後腳趕在召集的時間之前走到了教室裡。

    等所有人到齊,方舟站在講臺上用粉筆寫下了本次挑戰杯校賽的策劃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