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051 “專業團隊”





社屋新澆築的場地已經收拾好,圍牆也早就打了起來,一千來平米,三畝地不到。




五家埭村本村的老“鐵牛”已經拉了過來準備改裝,一臺兩噸一臺五噸的龍門架油漆嶄新,黃澄澄的極為搶眼。




搭了工棚的地方用帆布遮了起來,裡面放著幾臺旋耕器,只有125、180、250三個型號,對應的自然是三種不同馬力的四輪拖拉機。




旁邊還有個配件架,除了齒輪之外,底下還有萬向節、傳動軸。




接旋耕器是基本操作,對草創的機械廠來說算是小兒科,但加裝收割機就是個大活兒,必須出圖紙之後再嘗試。




除非是老師傅經驗豐富,否則直接實操純粹浪費時間。




圍牆留了個小門,出來就是社屋,已經有人住在了裡面,是農業局派來的技術員,一共三個人,原本都是愁眉苦臉,但來了之後都是美滋滋。




沒辦法,伙食好不說,香菸老酒不斷,除了沒有娛樂活動,就當是下鄉體驗生活。




出裝配流程張浩南是讓機械廠所有工人都參與了的,有什麼想法隨便提,再愚蠢和想當然也沒關係,但提是肯定要提的,因為真正上手裝配調試的人,是工人自己。




車工也參與進來,主要是讓黃有為、黃來有這兩個小孩明白平時車的那些工件,到底用在哪些類似的地方。




兩天後試車“鐵牛”,割臺、分離器等等都運作正常,下田幹活問題不大。




比不得倭奴“庫波塔”的高檔貨,但勝在價格便宜,維修簡單。




從吳成林這個村長角度來看,一臺四萬塊還能打折的多用機子,還要啥自行車?




買收割機送旋耕器外加一套刀架,對諸多精打細算的水鄉農村而言,絕對很香。




“阿公,我準備招二十個收割機駕駛員臨時培訓一下。”




這年頭最大的好處就是特事特辦,以後需要證書操機,但此時夏糧一到,誰管那許多,幹就是完事了。




能開拖拉機就行。




“啥意思,要這麼多幹嘛?”




“除了賣機器,農忙大隊裡可以組個收割隊,然後去別的地方收費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