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錦鯉小福寶 作品

第六十三章:辦年貨,盛果兒首創貼春聯

  盛果兒搖了搖頭說道:“沒,沒什麼!娘,快過年了,咱們去鄉里辦點年貨吧!買點吃的穿的。”

  “哦,這個你看著辦就行了,對了,盛實和小桃都在家,明天我們一起去,人多不怕扛。”沈氏晃了晃手中的簸箕,乾菜渣滓掉在了地上。

  盛果兒點了點頭,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裡。她手裡拿著那根簪子,露出了笑容。

  第二日是臘月二十二,轉過天來就是小年了,盛果兒和弟弟妹妹,孃親穿著厚厚的棉襖,這次鐵牛家裡有事兒,盛實找來周蕊,用了工坊的馬車去鄉里辦年貨。

  周蕊一直負責工坊的事情,她沒有父母,只有一個叔叔,過冬至的時候沒有趕上和盛果兒一家過,這次叔叔有事情去了南方,家裡只有她一個人了,因此盛果兒便叫周蕊跟自己家一起過年。

  周蕊很感激盛果兒,同時也很開心能夠跟盛實在一起過年。

  一家人開開心心坐著馬車前往鄉里大集。

  馬上就是小年了,鄉里大集上人頭攢動,賣灶糖的,賣果脯的,還有賣一些臘肉的,叫賣聲響徹整個街道。

  但是盛果兒卻發現大晟王朝的過年用品真的是很少,尤其是裝點氣氛的東西簡直是少的可憐。

  他們還在用桃符,連春聯都沒有,這也難怪,最早的春聯是孟昶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如果按照大晟王朝類似三國兩晉時期的原因看,現在還沒有秦叔寶尉遲恭做門神一說呢,更別說春聯了。

  而且,大晟王朝跟三國時期還真有些類似,平民們過節都喜歡祭祀,祭祀所用的食品有豬羊和魚,尤其是魚類更是他們的偏好。

  盛果兒看到這些後心想,如果自己能在過年這段時間做出一些喜慶的東西拿來賣,一來可以增添節日的氣氛,二來也可以多賺一些銀錢。

  畢竟五千兩銀子都投資了茶樹園,自己手裡的餘錢還是不太多。

  所以盛果兒在母親買了很多東西以後,說道:“娘,回去以後咱們做一些新鮮的東西,拿來賣!”

  沈氏奇怪地說道:“過年都是這些東西,你還能做出什麼來麼?”

  盛果兒笑道:“當然是喜慶的好東西啦!我們回去說!”

  於是,盛果兒買了很多的紅紙和竹條,沈氏有些疑惑,盛果兒說道:“等回去您就知道了。”

  馬車碾著亂瓊碎玉,晴空萬里,將雪白的大地映照得猶如水晶宮一般。

  盛果兒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想這在現代肯定是呼吸不到的。

  回到家裡,沈氏讓小桃和盛實把東西放下後,問盛果兒道:“果兒啊,你打算做什麼啊?”

  盛果兒笑道:“貼春聯、寫福字、中國結,扎紅燈籠。”

  盛果兒的話讓沈氏和小桃、盛實、周蕊都蒙了,齊聲問道:“什麼是春聯、什麼是中國結?”

  盛果兒說道:“咱們華夏人啊,過年的時候都喜歡說一些吉祥的話,所以貼春聯呢,就是希望全家一年都像春聯的話裡說的順順利利,有個吉祥的寓意在。”

  聽著這個新奇的事物,大家都有些好奇,便問道:“果兒,這個春聯我們知道了,中國結又是什麼呢?”

  盛果兒說道:“中國結啊,就是用紅繩編織而成的一種花結,如果送給新婚夫妻呢,就是祝福他們百年好合,永結同心;如果是過年呢,就預示著一家團圓,幸福美滿,總之都是很有福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