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定亂

  老祖宗!

  素王!

  “洛侯莫要玩笑,素王早在康王時便已薨了。”

  熊頓說著,一邊不由自主的伸手拿起那杯酒,只覺刺骨生寒,定睛一看,竟然有厚厚的冰塊凝結在上面,亡魂皆冒,直接失魂落魄的跌坐下來,喃喃道:“素王,這就是天命庇佑嗎?”

  望著洛蘇那張儒雅的臉,想著若是大雪降下,不知有多少楚軍能夠逃出生天。

  熊頓心中不禁生出一股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先殺了洛蘇,再率軍與勤王聯軍拼一場,不枉他在這世上走一遭。

  一看熊頓表情,洛蘇就知道熊頓心中估計已經在思考殺了自己,他本來也不打算將熊頓真的逼急,便再次取出一個酒爵,斟滿酒推過去,笑道:“楚子不必如此慌張,若是要將楚軍一網打盡,孤今日便不會坐在這裡。”

  已經心神俱震的熊頓聞言忙道:“洛侯有何教寡,不,教孤的。”

  見到熊頓態度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洛蘇不禁感慨神器真是好用。

  剛才他使用了一支老祖宗賜下的竹籤,在酒爵上凝上冰塊,加上先祖的威名事蹟,以及邦周多年來矢志不渝的天命宣傳,瞬間就制服了熊頓。

  實際上就算是真的用了六月雪,也不可能將一條大江凍住,最多是打擊楚軍的士氣,削弱一下楚軍的戰鬥力罷了。

  “楚子不要過於擔憂,你這些年雖然僭越稱王,但不過是在國中誇耀,孤知道你征討諸蠻時,依舊用周禮教化,這便是你的功績,也是如今孤在此地救你的原因。

  當年孤的老祖素王大行封建,維護邦周的天命永存只是次要,實際上是為了夏君夷民,上天頒下諭令,但凡是太陽能夠照射到的地方,都要化作諸夏的樂土。

  你是於諸夏有功勞的人,所以孤一直在緩和楚國與天子的關係,甚至願意為你請封侯爵。

  只是此次漢水之戰,你犯下大錯,往前的功績便一筆勾銷,孤且問你,願意戴罪立功嗎?”

  熊頓知道自己沒有拒絕的能力,他現在只想將楚軍帶回楚國。

  這些人隨著他出徵,他不能讓他們都死在異國他鄉,便沉悶道:“洛侯還請直言吧,到了如今的境地,孤難道還能有其他選擇嗎?”

  見到熊頓表態,洛蘇便將思考一路的對策紛紛道出:“楚子你要向洛邑上請罪書,其中要點明這幾點。

  第一,僭越稱王只是激憤之語,你心中知曉自己沒有受命於天,所以未曾稱天子,現在願意自去王號,臣服邦周,將先前俘虜的貴族放回。

  第二,你起兵反抗天子,只是自持有大功於邦周,卻不得賞賜,沒想到天子被奸臣所害,就此山崩,你悲痛欲絕,自責歉疚,便獻上楚國珍寶作為天子陪葬,以示忠君之心。

  第三,申呂之地你肯定佔不住,五國之地,隨唐二地孤要收回來,派遣重臣建立侯國,這樣對你我都好,鄧、盧、鄀三地便留給你,否則你怕是無法和國內交待。

  此次放你回去,務必奮進向前,先祖素王曾經說過,楚地向南,有三千里錦繡河山,你儘可取之,孤言盡於此,便如此罷。”

  熊頓的心緒已經漸漸平復下來,見到洛侯還為自己考慮,便有些感動,向著洛蘇鄭重行禮道:“孤在此對著漢江立誓,洛侯在王畿一日,楚兵鋒便絕不向北,若是日後楚國後世君主有幸能前往中原,便讓他去洛侯冢前祭拜。”

  兩人都知道,即使重新稱臣納貢,熊頓也與其他諸侯不同,他是不可能前往洛邑朝拜天子的,此次一別,兩人可能永遠都不會再相見了。

  至於兵鋒不向北的承諾,一是為洛蘇增添一分助力,二則是,他明白這一退,再也沒有機會北上了。

  “洛侯,後會有期了!”

  熊頓轉身離開此地。

  “後會有期。”洛蘇起身送別熊頓,目視著他漸行漸遠。

  ……

  “老祖宗,熊頓此去,南方廣闊,楚國日後定然是我邦周的心腹大患。”

  “你還是選擇了放他走。”

  “老祖宗,您智慧通天,蘇做的對嗎?”

  “我能前知一千年,後知一千年,卻一句不能多言,只能教你一些做人的道理,事情怎麼去做,還要看你自己。”

  “蘇知曉了。”

  ……

  洛蘇一回到勤王行軍大營,一堆諸侯就圍了上來,“太傅,那熊頓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