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

對此李世民又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

“玄齡克明在計算戶縣戶數之餘,亦有計算一戶的口數之增。”

不過這個問題用言語說起來頗麻煩,李世民乾脆現場下令,命內侍的去斬樹枝為指長的短棒,抱了兩大捧過來。

指著這些短棒,李世民笑道:

“若是以一短棒作一口置於地上,觀音婢以為這些短棒能擺出一戶人的幾代子孫?”

這個描述說的籠統,但長孫皇后也能明白其意思,目測了一下之後長孫皇后猶豫不定道:

“想來,足夠擺出十餘代?”

然後長孫皇后便看到李世民站在那裡大笑,笑得她不明所以。

內侍很快動手開始折騰這些短棒,根據的李世民所說在頂部擺一對短棒作為

然後如此往復,每一對短棒下方都放置三對短棒。

而隨著擺放,長孫皇后也逐漸驚訝瞪大了眼睛。

李世民則面有感嘆,看著地上的短棒回想起來房玄齡所寫的奏摺:

“察覽戶部之記載,取一戶變三戶之數,百年太平足傳五代,則一戶可變百戶,後世稱其無限,臣以為恰如其分。”

而最終房玄齡也獻上了自己的建議:

“若不使國強民貧,當量耕地定戶,並效仿後世西極以英為名之帝國,行開海之政以洩民力。”

而超逾百年這個界限後,房玄齡也簡單計算過後面的數字,李世民對那些巨大的數字記得很清楚。

這些計算很理想化,完全不考慮疾病、天災、土地兼併、突逢戰亂等因素。

但李世民也更明白,愈是太平盛世,那麼百姓遭受這些意外的可能性就愈小,人口增長就愈快,最終使得土地不堪重負,引發王朝終結,稱其為陷阱,也稱得上恰如其分。

而且百姓會遭受這些因素影響,而王公貴族們即使是在國力衰微時也依然能繁衍大量子嗣,這些子嗣還會佔據比百姓更多的土地。

想到這一茬李世民便不可避免的想起來了那和他們一同觀看光幕的諸葛武侯,以及其主公:劉備。

其先祖中山靖王劉勝便是這組數字最好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