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92章 入海問天




至於那個密封艙的看起來更是簡單,甚至都有點疑惑:



“如此改造觀之簡易,如何竟能在其上蹉跎數百年?”



長孫皇后很小聲,只是與李世民竊竊私語。



李世民示意臣子們將這部分內容好好抄錄研究,之後才回身搖搖頭低聲道:



“那雕版之術不亦是如此?碑刻之法,先秦已有之,然……”



長孫皇后點點頭,雕版印刷術與那碑刻之術亦是內裡相通,可若不是蔡候作紙,這一步說不得多少年才能跨出。



隨即與李世民並肩凝神望著光幕。



如果說宋朝的技藝只是讓她感覺方便的話,後世之術堪稱鬼斧神工。



【除了四大發明的聯繫之外,宋朝也開始嘗試系統性的去學習研究這個世界。



比如宋初的《易學辨惑》中就說科舉之外有義理,義理之外有物理,物理之外有性命之學。



由此之後宋朝的文人們的研究五花八門,可以說涵蓋了相當多的方方面面。



比如程顥曾經出海觀星後,嘗試計算過地球到月亮的距離,雖然因為當時對於宇宙認識不全有偏差,但也算是在天體物理上前進了一步。



《附東見錄後》裡,程顥根據在澤州三個月中先後吃到三個地方的韭黃後,從植物生長成熟期與氣溫關係論證了經緯度的猜測,算是涉足了地球物理。



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他當時雜七雜八的研究:



卷三根據研究解州鹽池,記錄了化學範疇內膠體溶液的相關研究;卷六根據在空室彈兩個完全相同的琵琶,研究了聲學上的諧振原理以及共鳴原理。



卷十九則根據銅製透光鏡研究了物理學範疇內的光學;同時沈括還在書中糾正了中國第一幅人體內臟解剖圖的錯誤之處。



而沈括更厲害的還是他的天文學,改進了測量天體方位的渾儀,測出真太陽日有長有短,觀察記錄五星運行軌跡,測量北極星與北天極的真實距離,並得出了當時世界上準確度最高的結果。



除此之外他的研究還涉及了地理上的地形學和地圖學,水利、醫藥、軍事、書畫等領域也有涉及。



而在沈括之後,數學研究上的代表人物是秦九韶,研究高次方程數值解法、同餘式解法以及改進乘除捷算法,最終編撰《數學九章》,是中國傳統數學的巔峰成就之一。】



如果說前面的物理學光學天文學等,孔明還能連猜帶蒙勉強看懂一些。



那麼後面數學部分即使聰明如他,也第一次體會到了聽天書的感覺。



龐統看著孔明眉頭緊鎖,小心翼翼道:



“孔明可是有所疑惑?”



孔明看著這名為秦九韶的研究內容,雙眼充滿了茫然,最終很實誠的搖搖頭:



“這數學,亮不懂也。”



不止龐統鬆了一口氣,一時間張松劉巴劉備等也都鬆了一口氣。



龐統解圍道:“哎,這後世學問之高深,我等相隔數百年,實難企及也!”



劉巴張松等人俱是點頭心有同感。



孔明緩緩搖頭,他飽覽經書,對於天文還是略懂一些的,因此看著對於天文相關的籠統敘述,以及聯繫到此前光幕對於地圖的放大縮小手段。



孔明心中已經有了一點猜測,他們腳下這神州大地,似乎是個巨大無比的球?



可是……這如何說得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