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秦王政 作品

第348章 三種對策

  越是往後,對策的可行性越高。

  “稟王上,房地產經濟,是指以房地產為對象,即圍繞房地產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所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

  “以往以來,朝廷大多時候,都是將房地產當做了一種賞賜手段,而不是當做一種商品。”

  “末將只是將房地產當做一種新型的肥皂.......”

  經過趙術的一番解釋,秦王政也大致上明白了是什麼意思,沉吟了半響,道。

  “寡人大致上明白了,說了一說第三種方法!”秦王政抿了一口溫酒,看著趙術,道。

  剛剛喝下一口老黃酒的趙術,沉聲,道:“以大秦朝廷,乃至以秦王的威望,發佈國債。”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

  “國債是朝廷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朝廷債務,是朝廷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

  說到這裡,趙術神色變得肅然,朝著秦王政,道:“王上,國債其實相當於是以大秦朝廷以及王上的公信力,向民間借貸。”

  “比如以上林新城為例,發放國債,必須要告知民眾,這些國債的用途,以及借貸多久,何時歸還,以及這個過程中的利潤如何算。”

  “這一切都需要,國府官署,與民眾奠定契書,然後收攏民間閒散的錢糧,用來建造上林新城。”

  “一旦到期無法償還,便是損失了國府官署的公信力,也是損失了王上與大秦的公信力。”

  “當年商君變法,為何要徒木立信,想來王上比末將更清楚,國府官署公信力損失的嚴重後果。”

  “若是朝廷失信,將會失去民心,這是一柄雙刃劍,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要發行國債。”

  “況且,當下的大秦萬千黎庶,也不富裕,就算是發行國債,認領的也只有世家大族以及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