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吞鴻 作品

158章 天狼怒嘯,虎歸山林(上)

  而在此期間,劉氏大秦連續兩代君王都是羸弱之輩,苻良逐漸掌控朝局,他的威望也逐漸水漲船高,隱隱蓋過了王室。

  當時的大秦帝國,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諺語:野馬入槽成良駒,良駒久駐成庸馬,後來野馬在入槽,庸馬必無糠可食。

  這則諺語明則說馬,實則影射了王室和苻氏一族的關係:以前的王族劉氏,崛起於草原,征伐四方,是一頭雄風赫赫的矯健駿馬;在七十年前建立了大一統王朝後,劉氏王族開始懶惰懈怠,漸漸成了平庸之輩;如今,以苻良為代表的苻氏一族強勢崛起,劉氏王族早晚有一天會落得個國破家亡的地步。

  劉氏王族並沒有諸葛亮那般可以扭轉乾坤的人物,十三年前,攝政三十餘年的大賢良苻良歸天,其子苻毅兵不血刃的取代了昏庸不堪的劉氏,繼任大秦頭狼大位,是為大秦現帝。

  這則寓言,成真了。

  稱帝的苻毅野心勃勃,在整肅完帝國內部後,將馬踏漢庭、入主中洲作為畢生之願,開始臥薪嚐膽,勵精圖治。

  首先,這位和大漢劉彥一般年紀的中年帝王,說服了大秦傳統教派薩滿教的大長老,改奉道教為國教,大肆吸納天下道門英才,並在天狼城北大修靜月天宮,拜道門巨魁寇謙為天師,召集五萬道徒,依《周髀算經》推演陰陽,擺下天罡北斗七星陣,行羅天大醮,輔以秘法,逆轉陰陽,最後,五萬道徒耗盡生機陽氣,使帝國疆土中的塵暴變順雨、荒漠成綠洲,一舉改變了大秦疆域土無肥、地多沙、冬冷厲、物難發的現狀,從此民心大悅,倉谷富足,歲歲有餘糧,大秦國力蒸蒸日上。

  其次,苻毅內治外聯。對內嚴懲貪官、打擊豪強、招攬賢能,一時間異人輻輳、猛士如林、官場清明。對外南聯驃越、西和諸國,收降漢庭世族,與漢庭外交使臣在各國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鴻門宴和反間計。

  最後,擴充兵源,國家富足後,苻毅將帝國直屬的天狼九衛擴充至每衛兩萬人,准許八柱國統領的邊軍每部增兵一萬,零零碎碎擴兵近四十萬人,大秦帝國一躍成為擁兵百萬的兵戰強國。

  疆土、民眾、財力已經不亞於大漢帝國的大秦,在苻毅君臣併兼天下的野心之中,雄踞北境,虎視眈眈,他們無時無刻不再等待著契機,試圖染指中原沃土。

  苻毅曾無數次對麾下朝臣們吐露心聲:此生必要率領大秦銳士,飲馬長江,最不濟,也要在有生之年,奪回地處牧州的狼居胥山,祭天拜祖。

  大秦君臣如一臺永不懈怠的機器,為了終極目標勇毅奮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