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va 作品

二百九十三章 閨怨

 
彭玉琪瞥了她一眼:“滿長安城都傳遍了?唐大小姐真個在長安城裡處處都能聽到他的詩名?我還真不知道,大楚的長安城,什麼時候如大唐時的長安城一般,有那麼多人喜愛詩詞歌賦了?大家不討論楚胡戰事,不討論誰家的兒孫又立了功勞,誰家的作坊出了好玻璃器,倒討論起哪家小郎君做的詩好?不過是身邊的人怎麼說,你就怎麼信罷了。滿長安城裡那麼多讀書人,那麼多擅詩詞的,他金善又比人強在了哪裡?竟能壓倒眾人,獨得令名?!”

 
彭玉琪面露冷笑,心想你根本不知道金家為了金善的才名,收買了多少人在城中吹風呢,說出來只會顯得你愚蠢。她原是個厚道人,就不做這種戳人心窩子的事了。

 
彭玉琪不戳人心窩子,唐蕙自然不知真相,只覺得前者說話可惡,忍不住恨恨地瞪著她。

 
海棠瞟了她幾眼,低頭看著那幾頁詩,淡淡地說:“雖然金公子是少年才子,但他現在才多大年紀?十四五歲,還是十五六歲?三年前他不過是十二三歲的少年,能考中童生,確實很不錯了,沒過院試關也是正常的。他當時年紀這麼小,考官愛惜他人才,稍稍壓著他些,也是一番好意,不希望他驕傲自滿,盼著他能再用心多讀幾年書,厚積薄發。”

 
說到這裡,她抬頭看了唐蕙一眼。她故意用唐蕙用過的詞,就是要讓對方無法反駁:“古往今來,十二三歲的神童,也沒幾個人能考中秀才的,這真的不算什麼。一次落榜,大不了過後再下幾回場就是了。可我看金公子的詩,似乎對這件事十分在意呢。古人用閨怨來感嘆自己的懷才不遇,金公子也是借閨怨來感嘆自己舉業不順嗎?他是不是太容易放棄了?況且,他這幾年也沒有再下場。若是因為三年前沒過院試,就失了心氣,不肯再考,那可不符合將門子弟堅韌不拔的風格。”

 
唐蕙漲紅了臉,很想反駁,卻又沒法反駁。金善三年前院試失利後,確實就沒再下過場了。金家對親友們說,他年紀還小,多讀幾年書,等年紀大些再去院試也不遲。親友們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對。但金善詩中確實多有閨怨,難不成……真的在為當年的院試不第而難過?唐蕙也是將門女兒,自然知道這樣的心性是不好的,可她又不能說,金善不是在借詩抒發自己對科舉不順的怨言,而是純粹的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