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

 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 

 哪怕是從航空工業總公司剝離出來以後,新成立的航空動力集團也會是一個在編員工數量超過六位數的龐然大物。 

 對於這樣一個大型企業,尤其還是新組建的大型企業來說,真正意義上、要留檔的那種正式發展規劃,不寫出十萬字的篇幅都算是言簡意賅。 

 只不過,長篇大論的內容自然有秘書一個字一個字去敲,常浩南身為總規劃師主要還是負責對於大方向的把控,畢竟就科研工作來說,他眼下還正處在最年富力強的階段,不可能真的脫離一線業務崗位。 

 而且,眼下這個場合畢竟只是個座談會,也不可能真的讓他一個人念幾小時報告。 

 因此,常浩南選擇了抓大放小的思路,乾脆只說最關鍵的部分。 

 而從首長的反應來看,效果確實還行。 

 “好啊,很好。” 

 對方在半空中揮舞了一下手臂,顯得非常興奮: 

 “我記得,大概十年前,八十年代末的時候,我到涪城的624所去考察,當時還是劉振響同志擔任所長,我記得很清楚,他們正在解決渦噴13A2發動機進口流場畸變嚴重的問題。” 

 接著就是拐彎抹角地爭取更進一步的支持: 

 “不過,首長,我們的底子畢竟還比較薄弱,從總體來講,渦扇10目前處在一枝獨秀的狀態,包括它的核心機,雖然很先進,但也還沒有反哺到其它用途的發動機上面。” 

 “目前能夠達到90年代的技術水平的,就只有鎬京發動機集團在以類似十一號工程的形式,國產化C808客機使用的d436t1發動機,還有建寧發動機集團,在法制阿赫耶1C基礎上進行改進,生產直9系列直升機使用的渦軸8發動機,其餘……就都是五六十年代老型號的有限改進了。” 

 “那個時候剛好趕上我們和美國的軍事技術合作破裂,需要靠自己搞新飛機,而自己搞飛機,差的最多的就是動力,所以我就問劉振響,說我們到底什麼時候能趕上國際主流水平,當時他給我的回答是大概需要二十年,也就是到下個世紀的頭一個十年結束,能搞出性能達到同時代合格水平的產品。” 

 只是如今這個世界線已經被他掀起的八級大狂風給吹亂套了,因此在外人看起來,劉振響當年的估計就顯得保守了很多。 

 常浩南稍微算了一下,心說其實當年劉振響的估計還是挺準的。 

 這種專業名詞對於技術人員來說自然不算什麼,但身為大領導能一記就是這麼多年,確實讓常浩南有些意外。 

 八三工程有一個“為和平典範報仇”的內部口號,也是那時候喊出來的。 

 除了本身有理工科功底以外,他估計也跟當時剛剛在“和平典範”項目上被坑了一把脫不開關係。 

 首先是得把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給認下來: 

 “我們這位小同志這是還沒正式上崗,就開始給自己的新東家要政策和支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