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666章 常浩南的進部

 無論如何,年,肯定還是要過的。

 接下來的幾天,常浩南算是非常“徹底”地休息了幾天。

 工作放到一邊,就連臥室裡面的那部紅色電話,都非常識相地沒再響起來過,讓他正經消停了好幾天。

 順便可以好好陪一陪家人。

 以及抽出一天時間,帶了些禮品專門去拜訪了一下丁高恆和杜義山。

 尤其是後者。

 最近一年多,常浩南有一多半時間都在大江南北不同地方出差,就算在京城的那少數時候,也基本都待在火炬集團而不是京航大學,自然也就沒機會跟自家導師見面。

 其實最一開始,杜義山之所以把常浩南從劉洪波那邊給“搶”過來,主要還是覺得後者需要一個更大的平臺來施展才能。

 而杜義山作為雙院院士,所能提供的各方面資源,都不是劉洪波一個普通青年教授能比的。

 只不過,計劃很美好,但趕不上現實情況的變化——

 徒弟實在是有點過於爭氣了。

 國防科工委、國家科技委、總裝備部、華夏科學院……

 雖然因為沒畢業所以還沒撈到什麼特別正式的帽子,但常浩南的人脈關係已經遍佈跟科研有關的部門。

 等到本科畢業博士研究生入學那會,就已經幾乎用不著他這個老師去提供什麼資源了。

 杜義山倒也樂得清閒,直接當起甩手掌櫃,只在必要的時候充當一個無情簽字機器的作用。

 不過,對於常浩南而言,該有的禮數還是不能少。

 而來都來了,自然得留下吃個飯。

 “當年送你和小姚去參與八三工程的時候,我們本來是抱著提前培養未來航空工業人才,讓老楊帶你們見見世面的想法來著。”

 杜義山把一盤子片好的羊肉卷下進咕嚕咕嚕冒著熱氣的銅鍋裡面,對旁邊正在拿著刀子在手心裡切豆腐的常浩南說道:

 “結果誰承想,這未來的航空工業人才確實是培養出來了,但不是培養你們,是伱們去培養別人,順便還帶著老楊他們見了一番世面……”

 前者口中的老楊,自然是八三工程的總設計師楊奉畑。

 “也不能完全這麼說。”

 常浩南把切成塊的豆腐放在盤子裡,然後給杜義山和自己調火鍋蘸料:

 “那次去盛京,確實是被楊總帶著長了見識的。”

 “以前知識學的再好,設計搞得再溜,都只能算是紙上談兵,八三工程是我和師姐第一次真正接觸到完整的飛機設計流程。”

 “要不是有這麼個機會,恐怕我的潛力也沒那麼快被激發出來……”

 他這番回答絕對是真心實意。

 畢竟,系統最開始一共就給了10個科研點作為起家“經費”。

 還被他做個課程設計就用掉了一大半。

 如果不是在參與八三工程的過程中撈了一大筆點數和經驗,那後面的很多機會必定就會直接錯過去。

 最直接的,就是97年年初的那次對歐合作,如果沒有常浩南拿出來的防除冰技術作為籌碼,哪怕最後能成,也不可能獲得支線飛機適航審定互認這種逆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