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

 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弟們,求一波月票) 

 就在大半個航空工業系統、國外媒體以及情報機構的目光都集中在殲10原型機首飛的時候,剛剛在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上統一了思想和路線的航空動力領域各廠所則悄無聲息地開始了一次動員。 

 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堪稱史無前例。 

 儘管這兩件事情之間並不存在什麼直接的聯繫,但客觀上確實實現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效果。 

 以至於一直到很久以後,人們才廣泛認識到1997年8月對於華夏航發產業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 

 盛京,北陵機場。 

 “羅老,上次咱們112廠這麼熱鬧,大概還是1956年的時候?” 

 十一號工程總指揮劉高卓站在一個三層半的小樓陽臺上,一邊抽著煙一邊看著跑道上一架剛剛降落不久正在向停機坪滑行的伊爾76運輸機,向旁邊一個年齡稍大的老者打趣道。 

 旁邊的羅時大摘掉帽子,輕輕撓了撓頭: 

 “差不多吧,不過當年蘇聯人也沒有這麼大的飛機,是用卡車把56式的資料運過來的。” 

 這時候,112廠副總工程師何明也出現在樓梯下面,一邊往上走一邊接過話茬: 

 “這次飛機裡面運的也不是資料,羅老,應該是從鎬京430廠派過來的技術人員。” 

 羅時大是華夏第一代飛機制造技術專家,原112廠總工程師、副廠長,參與過從殲5到殲8在內15個型號飛機的修理、仿製、改進改型及自行設計研製工作。 

 原本他1990年時就已經離休,但十一號工程涉及到天量的蘇標俄語技術文件和圖紙,別說在其基礎上改進,就單單翻譯和標準轉換工作都是難以想象的繁雜,而且在國家安全形勢和合同完成時間的雙重壓力下,工期極其緊張。 

 最大的麻煩還是80年代後進入112廠和601所,如今正是基層骨幹的工程師和設計人員幾乎都學的英語而對俄語一竅不通,而蘇霍伊方面派過來的專家理所當然地不懂中文,至於翻譯…… 

 翻譯不懂技術。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竟然只能由劉高卓和何明這些經歷過俄語時代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員承擔這些本質上並沒有太高技術含量的工作。 

 但他們畢竟分身乏術,事事親力親為只能解決一時之急,但絕非長久之計。 

 最後沒辦法,只好把一大批已經退休和離休的老前輩重新請出來,負責資料翻譯、標準轉寫,以及和俄方人員的溝通等任務。 

 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十一號工程顧問組。 

 而羅時大就是這個顧問組的組長。 

 好在112廠如今接了波斯人的單子之後還算財大氣粗,否則突然多了這麼多編外人員,連供應都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