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52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

 “我之前聽梁工程師講,去年年末的時候,小常同志你負責過改進運8j和運8f400兩個型號飛機的防除冰設計?” 

 在周圍其它人看來,王曉模似乎突然把話題調轉到了一個完全不相干的方向上。 

 但對於常浩南來說,他幾乎能猜到對方在想什麼。 

 既然是兩條腿走路,那就必定要同步搞一個完全自主的型號。 

 調動大量人力物力單給圓環工程做同步配套研製確實有重複工作之嫌,即便有科工委給王曉模提供支持,也很難在原項目的框架內獲得更多資金支持。 

 但我換個名義,說伊爾76平臺的大型預警機成本太高,而且飛機還沒辦法國產,所以生產數量必定有限,現在要依託現有技術設計一種高性價比的中型預警機以鋪開裝備,你總沒話說了吧? 

 在眼下這個年頭,高性價比這四個字對於軍隊來說有一種異乎尋常的魔力。 

 “是的,過去老運8平臺的防除冰設計存在缺陷,在低溫高溼度條件下,飛行過程中很容易結冰,一旦再打開襟翼,就有可能導致下洗氣流對平尾產生干擾,導致瞬間掉高度發生事故……” 

 常浩南用兩隻手在半空中簡單比劃了一下,不過顯然幾位並沒有學過飛機設計的電子工程師難以馬上理解其中的具體原理。 

 不過至少結論是聽懂了的—— 

 現在經過改進之後的運8比之前安全性提高了很多。 

 “之前我和梁紹修同志交流的時候,他告訴我說,即便在安裝了雷達模組之後,運8j還是能夠保證足夠的操縱性,不知道小常同志能否估計出來,運8這個平臺的穩定性,尤其是航向穩定性的……呃,冗餘度大概有多少?” 

 王曉模的問題中涉及到了一個電路術語。 

 當然,常浩南能夠理解他是想問飛機最多能夠承受多少破壞氣動設計的外形修改。 

 但隔行如隔山,航空領域確實沒有一個指標能量化這個概念。 

 因此他也直接詢問道: 

 “您是想要在運8平臺的基礎上改造預警機?” 

 “沒錯。” 

 王曉模點了點頭: 

 “咱們國家現在能完全自己生產的大型飛機只有運8、轟6和水轟5,但是後兩種麼……轟6的彈倉太小,不可能在裡面佈置設備和人員,水轟5又早就停產了,再說性能也實在是不入流,所以唯一有可能的也就剩下一個運8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