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41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

 這一點,已經經歷過一遍的常浩南非常清楚。 

 一方面,眼下是1997年初,儘管西方發達國家的相關工業軟件已經發展了大概20-30年的功夫,但也都是剛剛,或者尚未開始琢磨商業化的事情,大家勉強還算是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線上。 

 另一方面,國內會大量使用商業軟件的基本只有高校、研究所和國企,都是靠行政命令就能夠觸及到的地方,並且相關的軟件生態壁壘也還沒有建立起來。 

 實際上,華夏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和軟件工業建立的時間不算很晚,80年代初期就已經算是有所起色,和霓虹那邊的差距大概在5年左右,雖然不算先進,但也算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產業體系。 

 然而和很多行業一樣,剛剛發展起來的苗頭被按下去了。 

 失去自上而下的支持,又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科研、教育、產業之間被迅速孤立開來。 

 硬件製造廠成了給外國企業提供廉價勞動力的組裝流水線,軟件產業則徹底成了別人的附庸,原本大量獨立開發軟件的軟件工程師也變成了普普通通的底層碼農。 

 只剩下一些研究所和學校在繼續進行研究,但也是獨木難支,失去生態之後愈發和實際生產脫節。 

 直到二十多年後,由於種種的原因,才總算是重新重視起了這個方面。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解體後的毛子那邊。 

 1990年的時候,毛熊的電子產業大概還能相當於美國85年左右的水平。 

 但到了2000年,他們還是停留在美國人85年的水平,完全錯過了整個90年代的信息產業大爆發(其實更慘,因為連跟隨別人標準打下手的機會都沒有)。 

 一樣是到了二十多年後,由於被制裁的原因,才重新把產業給拉扯起來,到那個時候已經落後先進水平很多年了。 

 總之,這其中的辛酸悲苦,1997年的人們是很難體會到的。 

 而對於重生回來的常浩南而言,則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半導體他現在確實一點都不懂,那就先從工業軟件開始做起。 

 “如果只從技術角度考慮的話,徐研究員說得倒是沒錯。” 

 常浩南用了個比較委婉的說法,畢竟再天才的人也很難超脫時代,有剛剛那種想法也很正常。 

 徐洋自然也能聽出來常浩南跟自己的意見不同,不過考慮到對方的能耐,她只是露出了有些好奇的表情: 

 “但工業軟件這種東西,不完全是個技術問題,否則也就不會存在那什麼瓦森納協定了。” 

 “現在我們用起國外的軟件,除了語言不通之外確實感受不到什麼不便,但那是因為很多軟件目前還沒有商業化,或者正處在商業化初期擴張市場的過程中,但如果繼續讓這些國外企業在我們這裡肆無忌憚地攻城略地,以後的事情可就說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