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五百克 作品

第四百五十五章 漢斯的心思(第一更)

這就讓漢斯驚訝的不得了,也就是說東方大國這邊的農村已經進入了半機械化的時代。

要知道東方這邊這個新政府成立才20多年啊。

開始的時候還是自己還安慰自己,這是他們給自己看的。

但是當漢斯來到某個山區,整個車隊停留在一條街道上,旁邊就有一個農業機械站,可以看到裡面是一個維修廠,看這個維修廠不像是剛剛建立的,因為地面上斑駁的機油痕跡就可以看出來。

這些機油顏色深淺不一樣,就代表著這些機油在這地上的時間不一樣。

漢斯現在會一些普通話交流之中才知道,每個農莊都有農業機械。

不過更讓漢斯最近睡不著的是腦子裡面一個瘋狂的想法。

漢斯發現自己來這邊幾個月做的手術,比自己在倫敦做幾年都多。

而且東方大國這邊的眼科手術水平可以說很低很低,自己的技術在這邊基本上已經算是頂流。

讓漢斯心動的是東方大國在醫療上面的投入。

龐大的便民醫療車隊,這就是在西方都沒有過的,雖然說西方也有野戰醫院,但是與這個水平完全不同。

雖然說便民醫療車隊裡面的部分醫療器械,比不上國外醫療器械先進。

但是還是看到了這車隊背後的某些事情,那就是東方大國,願意在這上面投入。

漢斯瘋狂的想法就是自己要是留在這邊,那麼就會成為東方大國這邊醫療領域裡面,最拔尖的一部分人。

按照漢斯的估計這個車隊的造價,如果在西方,整個價值差不多百萬美金甚至更多,因為裡面涉及到的技術太多了。

漢斯覺得如果自己要留在這邊,那麼以後自己要做什麼研究,得到的支持,肯定比回牛津大學更多。

還有最關鍵的是這邊有著很多的病例,就這短短几個月時間,漢斯手裡面記錄的各種數據,就可以支撐好幾份有份量的報告。

在牛津大學那邊,你想要做醫學實驗,難度太大了。

而且漢斯在這邊也感受到了與自己那邊不同的身份地位差距。

在牛津大學,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年輕的教授,沒資歷,沒人脈,沒有金主。

但是如果自己要留在這邊,特別是在這個有著七八億人口的國家,在醫療領域裡面的投入會越來越多,而自己留下作為最頂級的眼科手術專家,能夠得到的研究經費肯定比在牛津大學多。

不過漢斯還拿不定主意,因為自己想要留下的事情還要回去與家裡人商議。

漢斯走出手術車,看著支撐開的手術車,漢斯知道這些特種車輛的研究投入可不便宜,而且特種車輛的價格更是一般車輛無法比較。

在西方不可能有這樣大的投入到免費醫療中去。

小師妹做完手術之後,整個人感覺有點累,再沒有第一次做完的那種激動心情。

漢斯今天就是輔助小師妹完成手術,現在漢斯主要是輔助醫學院的學生給人做手術,自己親自上手的機會很少,除非遇見一些罕見病例。

漢斯在車外這邊逗留了半個小時,然後又上車裡面輔助第二名學生進行手術。

半個小時時間,手術車裡面重新消毒一次,新的病人已經躺在手術檯上。

漢斯這邊就指點醫學院的學生一個個的進行手術。

小師妹這邊完成一臺手術之後就有時間休息。

因為手術車裡面的空間有限,哪怕是觀摩手術的醫學生,數量也是有限,大家輪流進去觀摩,輪流進去做手術。

小師妹來到了一邊的車上,拿出自己書包裡面的筆記本,開始仔細記錄起這一場手術,有什麼需要自己記住的地方,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記完之後,小師妹又來到化驗車這邊開始學習化驗。

整個醫療車隊可以說就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小型醫院,相當於隨車的這些醫學院學生正在做著實踐。

現在國內的西醫還沒做到那麼專精,以及那麼細分的科目。

小師妹這個車隊這次來到的是陽泉下面的一個鄉。

車隊就停在鄉政府的街道上,鄉政府先對每個村進行病患統計,然後根據通知哪個村哪天來。

便民醫療車隊之所以跑到這麼遠來,而且還是山區,主要就是考驗車隊的越野能力,以及續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