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人行山 作品

第44章 就是有點想你





每天宋拂之問時章那邊情況怎麼樣,他的回答永遠是"順利”,"好”,"今天看到了漂亮的花”之類的。




這是宋拂之從沒涉及過的領域,每天從時教授那裡聽一個歡樂的小經歷,聽他聊聊野外那些千奇百怪的植物,對於




宋拂之來說,這就是一個全新絢麗的世界。




原來在地球上,在那些人類鮮少涉足的地方,有這麼多未被發現的美麗。兩人安靜地講了一會兒話,宋拂之突然皺了皺眉,問:"你今天淋雨了?"時章一愣,下意識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沒什麼潮溼的痕跡,宋拂之怎麼看出來的。




宋拂之說:“你頭髮底下有點溼。”




時章摸了摸髮梢,確實是溼的,在山裡被淋溼的部分還沒幹透。




“山裡突然降雨很正常的,這兒也沒有天氣預報,雨說來就來。”時章說。宋拂之說:“我記得你帶了雨衣。”




時章說“是”,又笑笑:“當時我拿著相機,雨一下子變大,情急之下先用雨衣救了相機。”




宋拂之眉間還是沒放鬆,聽起來不太高興:“你怎麼剛剛不跟我說淋了雨。”




時章:"“在野外淋個雨太正常了,小事,真沒什麼可說的。"




宋拂之輕輕嘆了口氣:“忙完之後去洗個熱水澡,彆著涼了。”




時章語氣很溫柔地答應:"會的。"




兩人再聊了兩句就掛了,時教授還有工作沒處理完,宋拂之不想耽誤他太久。




時章收起電話回到房間,正在壓標本的研究員抬頭看了他一眼,樂道:“哎喲,本來今天回來時教授臉色黑得不行,看現在這笑的。”




時章挑挑眉:“是嗎。”




今天在山上找了一天也沒找見目標植物,雖然這是科考常事,但時章下來的時候心情還是不好,臉色也不好,大家都看在眼裡。




這會兒就打了個電話,瞬間由陰轉晴,誰的功勞不言而喻。




沒有宋拂之在身邊的日子很難熬,但每天一進到大山之中,面對蔥蘢無窮的綠色,心情會不自覺地變得平靜開闊,時章心中的迫切感就會被稀釋一些。




每天晚上和先生打個視頻,看看宋拂之的臉,也能收穫暫時的安慰作用。




忙碌的時間其實也過得很快,他們運氣不差,在計劃時間裡,採集的任務完成得差不多了。




最後一天上山,大家心情都比較輕鬆。土壤還帶著前幾日的潮溼,空氣很清新。




梁思思抬腿往上爬,嫌棄地看著自己的鞋




:“這雙鞋回去又得廢了,全是泥。”"湊合湊合,洗洗還能穿。"研究員笑道。




“我碰都不想再碰了。”梁思思嘆了口氣,“野山爬得太糟心了。”




這幾天他們爬的山都沒路,得自己靠腳走,所以很苦,身上鞋上早就被蹭得全是汙跡。隊裡還有個學生,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科考。




一聽梁思思這麼說,他立刻就有共鳴了:"真的!我靠,我來之前真沒想到這麼累的!我以為跟植物園裡做調查差不多呢,哪想到……這簡直不是人能受得了的。幸好這是最後一天了,我回去之後就要做按摩泡溫泉。靠!"




學生以前成績表現都不錯,聽說有個科考的機會就來了。




卻沒想到條件這麼艱苦,從山路到招待所,每一個部分都和他之前的預期大相徑庭,拼命忍了兩個星期了,心裡有情緒。




研究員前輩笑了兩聲:"小夥子,這才哪到哪兒呢,這次的路算是好走的了,也沒什麼野生動物。"




“啊是,我和老李之前那次,遇到了一條眼鏡王蛇,當時腦袋都木了,幸好老李發現得早,再往前走兩步,我估計早就不在這兒了。"




"這種大的嚇人,小的也難對付。我穿長袖長褲,照樣被蜱蟲咬了。最開始沒覺得有什麼事,後




來發燒發得很兇,渾身出疹子,住院住了半個月。"




隊裡有經驗的前輩不少,有兩位比時章資歷還老。每次出來科考,他們都會聊聊之前的經歷,曾經遇到過的兇險簡直講不完。




"你恢復好了,已經很幸運,美洲那邊一位研究員被蜱蟲叮了沒及時發現,成了植物人。"學生聽得縮了縮脖子:“這麼嚇人呢。”




一直在旁邊沒講話的時章突然開口:“再苦再累,也要有人做。”




植物學,聽起來挺悠閒的一個學科,感覺就是在院子裡種種花養養草,陶冶情操似的,很高雅。




但其實和任何需要戶外考察的學科一樣,科研人員要深入地球腹地,進入那些未曾被人類馴服的原始區域,面對各種難以預料的風險。




突發自然災害、野生動物、陌生地形、失溫失水、物資短缺……沒點兒心理承受能力和體力,一般人還真搞不來。




>學生喘著爬上一塊石頭,估計這兩個星期的拉練把他憋壞了,問得很直白:“真想問問,前輩們你們圖什麼呢,累得要死,沒準還會搭上命,研究一做就是好幾年,還不一定能出成果,到頭來還撈不到幾個錢……"




時章突然皺了皺眉,打斷他:“如果你考慮的就是這些,只能說明你不適合這一行。”學生愣了,看著時章沒講話。




時教授平時都是很溫和的,距離感不強,雖然學術要求高,但平時都能和他開開玩笑。沒想到這麼嚴肅的話是從時章嘴裡說出來的,學生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梁思思在旁邊小聲地笑著打圓場:“哎,師弟你說的沒錯兒,我們都知道啊,吃力不討好……所以我們留下來的人都是傻,一頭栽進這破林子裡,誒,出不去了。"




學生“嗯”了一聲,埋頭不說話了。




這一路上,時章見過的打退堂鼓的學生太多了。




他們這個科目本身就不是什麼熱門,不少人都是被專業調劑過來的,當然也有熱愛這方面的,試過幾次野外考察之後被其辛苦程度勸退,科研前路模糊不清,還不如考個公考個編來得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