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一念 作品

第二十一章 魂典

 如果不是有人每天按時送來飯食飲水,

 步小天都要以為聖魂山的人已經忘了禁心洞裡還關著一個人了。

 也得益於他們的不管不問,步小天得以靜心將整部《魂典》細細的參悟了一遍。

 讓他沒想到的是,《魂典》與《道玄經》兩者,一個是正道心法,一個是魔道秘典,雖有極大的不同,其中竟然也有很多相通之處。

 《道玄經》有五重,一重引氣,二重煉氣,三重聚源,四重凝神,五重煉神,六重神虛,七重合道。

 《魂典》共分為九重境界,一重引氣,二重凝氣,三重聚氣,四重煉元,五重結丹,六重凝魂,七重煉神,八重分神,九重煉道。

 《魂典》前四重與《道玄經》前三重雖然劃分不同,但其核心卻都是修煉自身體內之‘氣’,凝聚氣源。

 到了第五重結丹境的修煉卻又與《道玄經》截然相反,並非修行神念,而是是吸納天地元氣藏於丹田,與自身氣源進行煉化,凝成金丹。

 隨著不斷吸納天地元氣,體內的金丹會變得更加凝實。

 日積月累,等到金丹九轉,誕生靈韻,便不需再刻意凝鍊,金丹自會不斷吸納天地元氣。

 藉助金丹的靈韻凝鍊自身三魂七魄,便是第六重凝魂境,這一境界與《道玄經》第四重一樣,為的都是凝聚元神,元神凝成便是第六重圓滿。

 第七重顧名思義便是以自身真氣修煉壯大元神,也與《道玄經》第五重殊途同歸。

 只不過一個是以神念溝通天地元氣,一個是以自身金丹靈韻凝練元神而已。

 由於步小天本身便將《道玄經》修到了第五重,甚至接近大成,元神已將近圓滿。

 所以只要步小天修成了金丹,便可一舉將《魂典》修至第七重。

 但要修成金丹必須要大量天地元氣,若是按部就班,少說也需花費數十甚至上百年。

 若是別人這樣修行,說不定還不等修行有成便會壽元耗盡而死。

 魔教之人往往急功近利,幾乎很少有人會老老實實吸納天地元氣修煉金丹,所以他們大多數會選擇走捷徑,吞服天材地寶,吸取其靈韻元氣,甚至是強行吸取他人元氣。

 無論是天材地寶所含的元氣,還是生人體內之元氣,都比吸納天地元氣來得容易得多。

 至於修煉元神,也是強行吸取煉化他人魂魄以求速成,殘忍至極。

 但無論是他人的元氣還是魂魄,都不可避免的沾染了被奪之人的怨氣,怨氣影響之下,很容易便會走火入魔,神志癲狂。

 許多聖魂山之人根本就難以修成《魂典》第七重,便會陷入瘋狂,最終死於自己人手下。

 《魂典》第八重‘分神境’,則是將自身三魂分開,修成三道元神,只要人魂存於體內,天地二魂修成的元神便可吸取天地元氣凝聚分身遨遊天地之間。

 但將由“天魂”、“地魂”、“人魂”三合為一修成的元神再分化成三個元神,顯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幾乎沒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元神分裂之苦,是以,聖魂山除了五大長老以、斷九州以及避世不出的太上長老之外就幾乎沒有人能修成《魂典》第八重,又有一大部分人承受不了元神分裂之苦而殞命。

 至於第九重“煉道”,顧名思義,則是憑自身之力煉化大道為己所用,凌駕於大道之上。

 自古以來從未聽聞過有人能修到這一境界,就算是在《魂典》也對這一境界語焉不詳,世人對之知之甚少,不少人認為這一境界是憑空猜測。

 三個月的時間,步小天已經將《魂典》修至第四層,對於這部魔道秘典的修行能有如此進境,步小天也難以理解。

 原本以為《魂典》作為聖魂山的不傳之謎,要想完全參悟必定千難萬難,但步小天修行起來卻是是順風順水,半點不覺得艱澀。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步小天憑藉著修行《道玄經》和《天經》的基礎,就將《魂典》修至了第五重‘結丹境’。

 到了這一境界,之前的修行經驗和感悟對《魂典》的修行幫助便不是很大了。

 要想修成金丹,雖說也有捷徑,比如說蘊含天地之氣的天材地寶,但蘊含天地之氣的天材地寶何其珍貴,往往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