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盤菇涼 作品

第817章 聯動推廣,全國熱映

    “國際大導演武俠新作,盡顯新派武俠風範!”——《文匯月刊》。

    “華語電影大師吳孝祖首部內地公映鉅作,震撼眼球!”——《羊城晚報》。

    “宮酈新電影,上演武俠情緣!”——《大眾電影》選擇了用宮酈做封面。

    “愛國導演攜手港星貢獻新年禮物,改革開放擁抱新生活!”——《**》。

    《龍門客棧》一炮而紅!!

    短短一週,魔都本地票房超過了122萬!北平達到了了102萬!羊城排列第三,拿下了94萬的成績!頓時間,在幾大票倉一下子就引發了觀影熱潮,其熱度甚至超過了去年票房大賣的《紅高粱》。

    不少地方都出現排隊等候上映的久違場面。

    有人會好奇,一場一場放映,上千人一場,還會排隊???

    拜託~

    難道拷貝不花錢的嘛??

    這時候各家戲院都需要跑片員蹬著自行車來回送拷貝,這還得益於《龍門客棧》拷貝增加到200多份的緣故。

    此時,魔都大光明電影院門前早已擁堵了急不可耐的觀眾。

    “拷貝來了!!!”

    忽然,影院的工作人員大喊一聲,頓時間整個影院一下子就熱鬧起來,觀眾全都躁動起來。

    這時候,穿著羊毛領的經理滿頭大汗小跑出去迎接跑片員。

    此時跑片員已經筋疲力盡的累得倒在了地上大口喘著粗氣。

    “拷貝呢?!”經理急忙問。

    “哈……哈……”跑片員來不及倒氣,手指指了指旁邊的箱子,上氣不接下氣。

    這時候,一部普通長度的電影大概需要5卷膠片,每一卷膠片大概有10斤,一部電影就是50斤,全憑跑片員蹬自行車來回送。

    25分鐘路程他們可能需要用15分鐘就要送到。

    “快!”

    經理連忙讓人抬著拷貝箱送到放映室。

    幾分鐘後,《龍門客棧》出現在電影熒幕上……只不過,銀幕上卻出現一道一道痕跡。

    這實際上是因為膠片放映時候產生的磨損痕跡。

    這足以看出《龍門客棧》的拷貝多麼受歡迎!基本上連軸轉……

    《龍門客棧》爆火,勢頭直追當年的《少林寺》!

    ……

    “東城區的那些電影院的老闆們都瘋了,海報剛貼上就被人偷走了!”

    顧常未蹲在椅子上,手裡拿著筷子,另一隻手捧著一碗麵,大笑“那些老闆現在都要安排人盯著,聽說五道口的戲院老闆都報警了……”

    吳孝祖本人也沒想到《龍門客棧》會這麼火。

    他不知道其他地區,但是京城……真特麼的火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這幾日,蔣志強在魔都、江城、許州、金陵、臨安等市來回跑,整個人真的是痛並快樂著,一邊敢於內地票房的潛力,另一邊則對於這種分成方式痛恨的牙癢癢。

    沒辦法,這種事必須要等待機會才行。

    吳孝祖更多的心思還是放在了《華夏女排》上邊。

    “那幾位中戲和北影的學生都到了吧??咱們去看看吧……”

    吳孝祖笑著悄悄筷子。

    這段時間,主要演員已經就緒開始跟著訓練,唯獨還缺少一些配角。

    “各家院校都推薦了不少人,壯壯導演也親自推薦了一個人。”顧常未連忙吸溜一口面,含糊地說,“都去了攝影棚。”

    “那咱們也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