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盤菇涼 作品

第814章 那個在京城拍電影的港島人(三)

    《紅高粱》當初就是在禮堂舉行的內部試映,《龍門客棧》有西影和北影做工作,再加上吳孝祖的超國民待遇……

    這事兒水到渠成。

    甚至,隱隱約約上邊還特別強調要給予重視。

    原本吳孝祖想著能放在首都電影院或者五道口也可以……後來胡公子來了一句時局關係,需要一個對外展現開放、包容成果的契機。

    各種原因,自行腦補。

    內部觀影的觀眾都是各個電影院負責人或者相關部門的上級領導、家屬,以及電影學院、中戲等藝術院校的師生,禮堂總共一千七百多張電影票……早就被瓜分乾淨了。

    大多數人對於吳孝祖還是很好奇的~畢竟是國際上拿過牌的導演。

    何況,他的不少電影,許多業內人士都從不同渠道看過。

    褒貶不一。

    尤其是上次在京城電影學院的演講,眾說紛紜。不過得益於他的身份,並沒有那種滔天洪水的批評聲。

    藝術家也要講究基本法呀!

    誰敢亂說亂話。

    不過,看他不順眼的人肯定有,文無第一嘛~張一謀後來那麼牛筆不還是被罵的一文不值?

    京城這地界,文藝界從來不好混。

    行內人精英雲集,行外人也不乏見過世面~

    行內行外都叫好,這種事情很難。

    當然,真能征服行內行外,那就真的成角兒了,這邊的媒體、從業者或者觀眾那是真捧。

    不少人也都懷著探一探這位強龍的底的心思。

    你電影真拍的不好,難道還不允許有不同觀點???這怎麼能叫批評呢?

    這分明就是藝術交流嘛。

    所以,這次內部試映的看片會也算是龍蛇聚集,當然,對此情況,港澳代表團也有不少人親自到場站臺,其中就包括胡公子。

    不管如何,吳孝祖本人確實是港島商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這些人都沒把這個後生仔當做普通的電影導演或者電影公司老闆。誰見過涉及金融、房地產、服裝、餐飲、傳媒的電影公司老闆嚒~

    當然,如果他們過二十年之後那就不稀奇了。畢竟華裔都曾經公然喊出‘去電影化’。

    同時吳孝祖又不是跑單幫的那種人,前輩們大多認可這個後生,認為其很聰明,懂規矩、知進退。

    畢竟是一直緊緊抱著大腿,選擇共贏模式生存下來的人。讓他很好的就融在圈子裡。

    z協禮堂門前,此時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北電與中戲來了不少師生,當然,普通學生很少,畢竟一共就那麼點票,沒點門路也不好弄到。

    許卿與蔣雯酈混跡在北影隊伍中,跟著她們的老師。

    兩人看到不少業內名聲顯赫的大腕,不乏有教她們課程的老師以及她們平日裡敬仰的前輩。

    “好多人~”許卿落落大方的笑著對蔣雯酈說,後者微微點點頭,略有拘謹。

    兩人當然沒什麼資格來看試片會,自然是走後門的關係戶~吳導親自託人捎去的戲票。

    畢竟是兩顆大蜜桃~如果不是王仙仙看得嚴,他早就飛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