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盤菇涼 作品

第四百零五章 辦卡與會員

    關山一身名貴西裝,格外體面。全身都散發著商界大佬的氣質。也怪不得《英雄本色2》找他演大反派高英培。

    說起來,如果關山的演技真的是毋庸置疑,怎麼也是首位在國際影展中獲獎的香港演員,時年25歲。那時候新中國才成立9年……

    他如果好好演電影,演技自然不會輸給曾茳這位老戲骨。就算如此,他本人在港島演藝圈地位也不低,要不然也不會成為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幾位代表之一。

    可惜,體面的關老爺一門心思做生意,經過他二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做到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雖然還維持著表面光鮮,但也只是倒驢不倒架了。

    體面這種事,深入關老爺骨髓之內。

    “山叔客氣了,我還要感謝你上次仗義執言,替我出頭痛斥那些狗仔媒體呢。”吳孝祖笑眯眯的感受著關之淋的熱情,偏頭笑笑,“我和之之一見投緣,說起來,之之還是我的高爾夫球老師呢,是不是,關老師……”

    “既然阿祖你這麼中意打高爾夫球,不如吃過飯一起去打幾桿?”關山笑著道。

    “好啊~”吳孝祖笑著應和下來。

    吳孝祖打高爾夫球技術一般,但揮杆技術很好。

    幾人走進了酒樓,心思各異。

    看著關山這次迫不及待的邀請,吳孝祖就知道當初對方出頭真的是無利不起早。

    當初對方在《大公報》上替自己出頭髮聲,且扯出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的名頭來振聲勢,沒有所圖才見鬼呢。

    不過,吳孝祖本人倒也不避諱聯合會,這兩年海峽兩岸關係緩和,倒也不至於出現太多敏感紅線。況且吳孝祖本身就有灣灣資本的背景給他背書。

    不過,更多的接觸他到沒有奢求。此刻,內地的電影市場環境,他並沒有太多指望。內地的票房成績不是因為一兩部電影就可以起來的,這與整個經濟、民眾溫飽指數都有關聯,涉及的問題不只是一部電影的事情。

    當年《少林寺》票房大爆,不能說明此刻的內地市場就有潛力……還是那句話,經濟趨勢決定了市場的開放程度與潛力。

    內地電影市場,他沒有指望,可也不想丟掉此刻的灣灣票房。

    畢竟說句老實話,這時候的灣灣票房確實是港片的金主霸霸。

    不過……

    這時候與內地接觸倒也不是壞事,港島的地域限制了電影發展,內地取景本就是灣灣資本與港島電影圈都所需的資源。

    再過兩年,內地取景將成為港片的常態化趨勢,且這些影片往往在灣灣票房還不錯。

    這也是吳孝祖為何不排斥與關山所代表的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接觸的緣由之一。

    至於球后……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本港島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