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盤菇涼 作品

第一百三十四章 漂洋過海,歡迎被坑

    近年來,灣灣片商紛紛在港島設立辦事處公司的原因就在這裡。但這種做法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三大依舊是橫在他們面前的攔路虎。

    《一個字頭的誕生》的分成,在上映前,灣灣版本就有學者來參與。

    這也是當初吳孝祖與蔣志強的成果。想要繞開三大,很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沒有蔣家,沒有安泰,吳孝祖自己很難做成這件事。而當時要是沒有陳榮美、馮秉中兩位,這件事也不會真正被蔡松淋掛在心間。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有果有因,蔣家有好處給蔡松淋吃,這才能夠願者上鉤。至於說之後的事情,那真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老闆,這兩日有工作人員關注《一個字頭的誕生》也會在近期上檔灣灣戲院。這部電影口碑很高……”

    戴眼鏡的四眼男人頓了頓,見鄧廣榮沒在意,這才繼續道,“尤其是最近這部電影一直在追求海外電影節的獎項。灣灣市場與港島市場不同,這些海外獎項對於灣灣影迷來說很有吸引力。”

    “電影獎項?”鄧廣榮呢喃兩句。

    這一次《一個字頭的誕生》的電影節推波助瀾的宣傳方式讓鄧廣榮看到了一點“獎項”的重要性。

    他內心深處對於這種高逼格宣傳方法還是蠻鐘意。他這一次也算是見識到了吳孝祖頂著“新浪潮”這塊牌匾所造成的影響力。

    影評人一邊倒的情形很唬人,也很有煽動性。如果無法看透,或者選擇眼盲的看待《一個字頭的誕生》,恐怕很多人都會認為在這部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影評人的吹捧。

    報紙上鋪天蓋地全是這部電影的議論,這別說對於鄧廣榮,就算是對於後世深受豆瓣、知乎水軍轟炸的影迷一樣有誤導性和煽動性。

    所以,吳孝祖就算是硬拖也都想拖人下水,何況有侯孝莧主動下水?

    《古惑仔》之後,侯孝莧的口碑……咳咳,反正侯孝莧應該會受到不少投資商青睞。

    藝術嘛,為了它,犧牲點名聲算什麼?要不怎麼才能算藝術家呢?

    何況到時候侯孝莧也好騙錢,不管侯孝莧怎麼想,吳孝祖堅信這絕對是雙贏!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本港島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