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盤菇涼 作品

第二十七章 攢局(上)

    ps:求推薦票!

    港島七七八八的商會不在少數,但能做到行業執牛耳的人,卻絕不一般。

    蔣祖怡添為港島戲院會長,實力自然不弱。在電影圈內,稱一句行業大佬不為過。

    這種人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卻真的在影響行業進展。

    他旗下的安泰影業名聲不顯,實力卻極強。港島西片市場一家獨大。

    港片的繁榮,與經濟發展和年代需求有聯繫。再加上灣灣、韓日皆都進入文化解凍時期,民眾對影音娛樂的需求增加,這才造就了港片在東南亞市場一家獨大的盛況。

    但是實際上,在灣灣、日韓的電影市場中,好萊塢的大片票房不比港片單片成績差。只是港片更加具有規模化,整體太強勢,這才顯得西片勢弱。

    灣灣票房就能看出來,1982年灣灣固定匯率崩潰,轉變為浮動匯率制度,自此,臺幣與美元的匯率從1:45升值到了1986年的1:25。這讓西片已經蠢-蠢-欲-動了。

    近些年,灣灣票房更是一改港片一家獨大,很多次西片在灣灣市場都比港片票房高。當然,票房高不代表利潤高。這也是為何灣灣片商更親睞港片的緣故。

    當有一天,港片的利潤低到讓灣灣片商無法接受。那麼一定會推動文化部門放開西片限制,到那時候,洪水滔天,港片這艘手工小舢板恐難繼續航行。

    做為港島乃至東南亞在歐美電影市場選片的“大買辦”,蔣家在港島電影界低調卻又強悍。

    蔣祖怡從50、60年代開始接觸西片,做為買辦,三十年間人脈錯綜複雜。當初嘉禾硬頂邵氏在好萊塢發片,就有蔣家身影在其中穿-插。

    既然三大和眾多小戲院不肯排片,吳孝祖乾脆打上了蔣家的主意。

    ……

    灣仔,春風得意樓,恭喜發財包廂。

    “蔣家近些年一直在做西片刊行,業務也都交由蔣家大少蔣志文負責。聽人講,80年,蔣大少一部紀錄片《慘痛的戰爭》打平了當年程龍主演的大賣片《師弟出馬》,一舉在電影圈成名。現在安泰的就是他在掌舵。”蘇黎耀拿出一疊資料放在桌子。上邊有蔣志文的照片。

    “後繼有人!”

    吳孝祖拿著資料笑了笑。這兩日,他不斷收集蔣家的資料。意外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確實很有趣!

    長子庶出,幼子嫡出。

    看到這個,吳孝祖很樂。

    “既然這個蔣大少這樣威,不如找他來發行我們的片子好了。紀錄片能播出功夫片的票房,眼光一定犀利……”肥成叼著鵝腿嘟囔道,“總比那些眼盲的撲街強很多吧!”

    “你同蔣大公子很熟嗎?”羅東反諷。

    “一回生二回熟嘛。大家都是生意人……呸,大佬不是講了嗎?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帶來利益……呸。”肥成滿嘴流油,吐沫星子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