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盤菇涼 作品

第十五章 一間正經的脫離低級趣味的電影企業

    如果說只是為了上院線圈快錢,江嘉華的建議非常中肯。但既然是有入場吃肉的想法,吳孝祖就要考慮一個品牌化的思慮。

    嘉禾影業後世被橙天娛樂收購,除了核心業務,片庫、東南亞的院線外,品牌附加和影響力在收購文案中也有很高的估值。

    更不要提什麼“銀河映像,難以想象”、“嘉禾貢獻,最佳影片”、“邵氏出品,必是精品”、“英皇女星,陪睡食-米青”、“華仔開公司,賠錢又賠丁(賠錢又輸人)”。

    這都是品牌效應。

    吳孝祖未嘗沒有上市圈錢的想法。所以,哪怕麻煩一些,他也打算新立廠牌。

    再說,做電影人,誰不想有自己的廠牌?

    這與90年代唱民謠想發片一個情況。

    ……

    江嘉華辦事效率很高。

    第三天,位於銅鑼灣天后地鐵站,1024街牌號龍城冰室三樓的電影公司就成立了。

    公司廠牌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被吳孝祖粗暴地定為:一零二四火車頭電影工作室。

    1024,為街牌號。火車頭,是地鐵站的象徵。這解釋沒毛病。

    只是被眾人吐槽這名字太簡單太膚淺,一點內涵都沒有。與“大富豪”、“好彩頭”、“陳記燒鵝”差不多。

    吳孝祖微笑不語,堅持己見。

    眾人無奈,只能放棄了諸如:“縱橫映像”、“兄弟影業”、“靚仔電影”、“閱文影視”、“鹹魚翻身電影公司”“求索影音”、“未影先鋒”等繽紛名稱,接受了“1024火車頭電影工作室”這個low到如駱駝-趾一樣的廠牌名稱。

    有那麼一剎那,吳孝祖覺得眾人文化素養好高,搞到他差點就放棄自己的堅持。

    幸好腦海中鐫刻地無數個前輩驗證畫面提醒他——影視分享的真諦。

    以1024手勢之名,做一家能夠上院線分享電影的締造者。想想這也算我吳孝祖對港島人民的和諧生活做的傑出貢獻。

    公司經理兼法人:吳孝祖。副經理兼財務總監兼行政總監兼hr兼辦公室主任兼製片主任兼外聯經理兼……:江嘉華。職員:李莉成(肥成)、羅東、蘇黎耀。

    公司接線員由樓下兩名茶餐廳夥計代兼任。兩名夥計很高興自己從茶餐廳跑堂到影視公司接線員的轉變。

    然並卵,年輕人終歸是年輕人。

    這間連皮包公司都算不上的姨媽巾企業就這樣堂而皇之且姿勢羞恥地開業了。

    吳經理…吳導演咳咳…吳廚師在茶餐廳設下宴席,慶祝這間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影業巨頭誕生。

    在一片歌舞昇平、歡笑和諧的氣氛中,眾員工和影視界代表紛紛表達了他們對1024火車頭工作室的希望和期待:

    “撲街——”

    凸凸凸凸凸凸!

    凸凸凸凸凸!

    凸凸凸凸!

    凸凸凸!

    凸凸!

    凸!

    !

    ps:謝謝打賞!^_^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本港島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