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盤菇涼 作品

第645章 龍門今始為君開,斷夢江湖何處尋?

    《龍·門·客·棧》(newdragongateinn)

    好似翻書一般,翻開一頁。

    ——

    黃沙亂。

    鏡頭很低,一隻禿鷲立在骨頭上,啄下一條肉絲。

    嘩啦一聲。

    展翅飛起。

    鏡頭也隨之升起,遼闊荒蕪的沙漠戈壁中,孤單光影下,龍門客棧佇立在大漠之中,煙塵中透著古樸與蒼茫。

    土夯石砌的三層,歷經了砂礫風吹,烈陽曝曬,每個人都只是龍門的過客。

    龍門破破爛爛的旌旗,抽打著風,捲起鞭聲。

    不屬於這裡,也終將離開這裡。

    殘陽傾斜。

    落日餘暉。

    大地充滿了野性和滄桑,漫無邊際的大漠卻展現了讓人迷醉的風景古畫一般的景色。

    悠揚長遠的塞外曲,羌笛馬提琴的搭配讓人瞬間就帶入這個風沙席捲,蒼茫荒蕪的土地之上。

    低鏡頭特寫。

    腳丫翹翹,銀鈴配合著小調搖晃,這裡的音樂處理讓人拍案叫絕。層次感分明,卻又不喧賓奪主。

    胡偉立的大師手筆,開篇就給人帶來無窮的感受。

    襦裙女子背對著夕陽,望著何方?

    這是邊塞,這是戈壁,這是荒漠,這是人煙稀少,這是江湖邊緣。

    她就是龍門客棧,羌笛吹動心懷!

    “八月十五廟門開,各種蠟燭擺上來。

    紅蠟燭紅來,白蠟燭白,你的蠟燭像炮臺……

    小妹我一把攥不過來。”

    西北的小調透著原生態的味道擴散,緊接著行酒令、吆喝聲、人聲鼎沸,聲音蒙太奇穿插。

    纖纖玉手,慢慢撫開了卷軸,失焦下人影一一展現。

    好一派火熱的食肆酒堂。

    主觀鏡頭隨著一盆香氣噴噴的燉羊肉移動,夥計嘴邊哼著旖旎的小曲,旁邊的大漢拍開封泥仰頭灌酒,酒水落在鬍鬚,趟過油亮健壯的胸膛,滴在地上,侵入其中。

    好似一滴血,又好像一滴墨。

    鏡頭慢慢垂直向下——

    穿過地面,豁然開朗的是一間密室廚房。

    手起刀落。

    “羊肉——”

    夥計穿梭食肆之間,粗魯的異族漢子,兇惡的莽夫,三五成群穿著破衣襤褸透著惡毒目光的刀客,頭戴斗笠的劍客,張牙舞爪的酒客,亡命天涯的犯人,賭錢吆喝聲不斷的守軍……

    畫卷展開了,湧出來的這分明就是大漠蒼穹下的江湖光影。

    技巧有,但卻點到為止,一切都好似畫卷。

    相比起邵氏的武俠,這部戲,一展卷就透露出濃重的江湖味道。

    什麼是江湖?

    眼前這個就是的江湖。

    港島的電影人如痴如醉的看著這好似詩詞中的蒼茫畫卷。

    柏林的觀眾則感嘆著鮮血與風沙!

    儘管聽不懂小調,但不能遮蓋住小調中東方迷人的音符!

    東方樂器搭配的配樂讓許多歐洲電影人為之神往,最最純粹的音樂,搭配著蒼穹與荒涼,卻讓人生出不同的感觸。

    胡偉立這位大家,展現了東方音樂的魅力!

    這種音樂對於許多西方人都是一種新奇的吸引,讓他們忍不住去探究東方瑰麗!

    似乎,他們依舊還不太看得懂電影創作者要表達的事務,畢竟歐洲並沒有這樣的土壤。

    但!

    如此壯麗美妙的畫卷,如此生動的鏡頭,如此鮮活的人物,如此美妙的音樂,還是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彷彿想到了中世紀鄉間田野,想到了泥土味的酒館~

    想到了身著皮甲,喝著麥酒,留著鬍鬚的野蠻人們遙望著路邊牽著老馬走過的異鄉老騎士……

    想到了那穿著束腰的風騷老闆娘!

    相當了大航海時代那些奇妙與荒涼!

    似乎~

    很像是北美西部片,好似再看《荒野大鏢客》!

    吳孝祖在《龍門客棧》中也展現了屬於我們自己的西部片的元素。

    江湖武俠,對於華人對於東方人來說,有著不同顏色。

    不同於老外們的遐想,港島許多人都感覺眼前的畫面就是自己神往的江湖景象!

    一刀斬下去,露出的是滿屏的幻想與滿足!

    刀光劍影,人聲嘶喊,這就是廟堂與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