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盤菇涼 作品

第581章 火種永流傳,To Be No.1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大禮堂內聚集著大幾百近千人影,基本在校的學生、老師全都過來了。

    斜陽溫暖,透過窗紗,排風扇輕輕轉動,影子分割成不同線條,儘管沒有了五光十色,卻也明暗有度。

    果真是花一樣的年紀。

    北影內部的教職員工對於吳孝祖來說,算不上有多大地“認同”,包括吳孝祖的電影風格,也並沒有真正的打動所有人。

    他們欣賞巴贊、欣賞法國新浪潮……吳孝祖並不是純粹的藝術創作者。

    這時候還有人在意識形態上堅信窮就是社會主義呢,何況電影理論爭端呢?

    有許多人,寫了信給西影和中央,要求禁演這個電影,認為“《紅高粱》那麼粗野、是反動電影”,是“詆譭祖國,詆譭社會主義”的“大毒草”。

    在不知名的勢力影響下,拍攝地的高密農民也對此上訪,抗議電影裡的“剝皮”情節醜化中國老百姓……這個時間點,北平是批評張一謀的大本營。

    小謀子真的是有一種懵逼狀態。。。。他苦哈哈的拍完《紅高粱》,國外獲獎,國內票房可觀,卻沒想到評論界酸聲一片,爭吵的格外激烈。

    與之相反的是市場反應。

    因為獲獎,民族自信心嗷嗷上升,在這個時代,中國人格外想要得到西方的認可。甚至某些地區的票價炒到10塊錢一張……1988年的十塊錢。

    《紅高粱》確實代表了華語電影這個時代最高水平,尤其是老謀子的色彩及象徵蒙太奇的運用。

    所幸。

    吳孝祖港島電影人的身份讓他可以獨立其外。當然,戛納金棕櫚很強,但並不是壓的他們喘不過氣,畢竟,張一謀都是他們教出來的。。。。

    有些人嘴上說著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綠,但內心深處到底怎麼想,也不得而知……誰又知道鄰居姓不姓王?

    實際上,同《紅高粱》一樣,《嫌疑人》也陸續在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電影節獲獎。這些獎項吳孝祖很多都沒有參加,蔣志強一直在外跑的就是這些小電影節。

    後世,第五代算得上是華語電影人的黃金一代,但這時候,他們的待遇並不太好,黎明前的黑暗,太陽昇起來的前幾分鐘。

    這時候的電影人,老師和學生都一樣,既迷茫又理想。

    換個後世的水詞就是“情懷”。

    他們中的人是有情懷的。

    要不然陳凱哥也不能進駐《龍門客棧》學習了。戛納電影節上《孩子王》被評為最差電影,對他的影響很大……你的馬仔被捧上天,你這個大哥卻被罵死……換誰都要心塞。

    何況自尊心爆表的凱哥老師!

    環視大禮堂一雙雙眼睛,吳孝祖握著話筒沉吟片刻,笑著看向臺下,緩緩說道:

    “我之前問過壯壯導演:這些學生們都演過什麼龍套,拍過什麼短片嘛?

    壯壯導演對我說,這些學生演戲的機會不多,執導短片的機會也很少,學校只有幾個短片名額……基本上要等到大三大四之後分配到各個電影廠或者單位才會有機會實踐……

    對此,我真的非常的驚訝。

    電影學院的學生竟然沒機會去實踐?這就好比有人告訴我練游泳的人在公園草地上幹遊一樣的讓人發笑。

    難道電影學院的學生只需要坐在圖書館寫論文、考理論、拿學位?

    然後評職“我之前問壯壯導演,這些學生們都演過什麼龍套,拍過什麼短片嘛?

    壯壯導演對我說,這些學生演戲的機會不多,執導短片的機會也很少,學校只有幾個短片名額……基本上要等到大三大四之後分配到各個電影廠或者單位才會有機會實踐……

    對此,我真的非常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