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夫微安 作品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照面就被驚住了……

 

好不容易從深宮逃了出來,本以為該過上正常日子。剛被委以官職,還沒來得及去上任就被瘋癲的呂貴妃牽連剝除了身上的功名,押入天牢。天底下再倒黴的倒黴蛋都沒有綾人羽這麼倒黴的。不過好在還他清白之後,朝廷將他的功名也還給了他。

 

這場聲勢浩大的呂貴妃案,夾雜了一些桃色花邊兒影響頗大,因此牽扯出了一批人。

 

大理寺徹查了所有涉案人員,就追查到了通往西域的商路。也是因為肆意用香,害了皇帝的身體。大慶朝廷因此下令並廢除了一條通往西域的商路。呂黎所使用的薰香如今被嚴令禁止,生產香料的西域小國也被大慶朝廷惦記上了。

 

也正是因為朝廷的這番動作,讓不少以售賣西域香料為生的商戶都受到了影響。

 

沒了原料,沒了進貨渠道,生意怎麼做得下去?

 

這件事裡,反而王家作為這個被呂承志暗害的好心商賈人家,獲得了不少同情。再一打聽到這商賈在大慶百姓受難受災的日子裡慷慨解囊,做了不少好事。王家的名望不降反升。

 

王家的生意不僅沒被打擊,反而獲了不少實際的利。蓋因王家從未摻和過西域香料的生意,一直以來運送的都是珍寶和奇貨。雖然商路受到了限制,但並非完全走不通。其他跑西域的商賈因為生意受到了影響,撤出了西域這條商路。王家卻趁機抓住了機會,一家獨大。

 

……

 

轟轟烈烈的呂貴妃案隨著呂氏的死,並未落下帷幕。反而將一直藏在暗中的五皇子給拱出來。

 

德妃以及高家一直以智高一籌的姿態自居,沒想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若他們當真做了另說,這項罪名純然是汙衊之詞。這等莫須有的罪責怎麼能單憑一個小小的五品武將的話就能作數?

 

流言蜚語乃是無根之風,不作數的。

 

德妃聲稱這些人胡言亂語,應當被關入大牢,實施拔舌之行。

 

當真是事情沒有落到自己頭上時,誰也不覺得這等汙衊之言殺人誅心。當事情真正落到自己的頭上,才知流言蜚語乃一把無形的殺人刀。京中的諸多猜測,叫德妃以及五皇子一脈憋屈得吐血。德妃接連多日去大明宮前請求面聖,懇請皇帝儘快還她與五皇子清白。

 

然而,皇帝根本就不見她。

 

事實上,五皇子與她這段時日的所作所為,皇帝焉能不知?他雖不出大明宮,但畢竟是當今皇帝。後宮沒有名正言順的後宮之主,其實宮權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下。不僅德妃的所作所為他心知肚明,其他宮女子的小心思,皇帝也清楚得很。

 

此次被蕭承煥下毒中招,屬實算是玩了一輩子鷹被鷹啄了眼睛。皇帝的心裡一直沒怎麼看得起蕭承煥這個兒子。蕭承煥是他教養大的,什麼脾性他在清楚不過。以為這蠢貨無論如何跳脫,都翻不出他的手掌心。結果蕭承煥瘋起來不顧父子親情,給他下毒。

 

呂黎就更別提了,一個他從民間撿來的不潔之女。身家背景單薄的一捏就死,他當個樂子逗著玩兒。高興了去逗兩下,看她發瘋還挺熱鬧的。結果這瘋子也瘋起來不要命,給了幾分寵愛就忘了自己是誰。

 

皇帝對這些人所作所為不僅清楚,適當時候還會親自添一把火,讓她燒得更旺。

 

事實上,他清楚後宮有蕭衍行的人。不僅僅蕭衍行的手腳,各個妃子背後有誰他多少都知道一點。

 

似興慶宮的王如意,就是蕭衍行的人。

 

他當初願意給王如意一點甜頭,其實就是看在蕭衍行的份上。不然一個不通文墨的粗俗民間女子,哪裡值當他兩次給孩子。他就是想看看,蕭衍行會不會栽在自己養肥的狼嘴裡。不過可惜,蕭衍行沒栽在他養肥的狼嘴裡,皇帝自個兒倒是栽在了瘋子的手裡。

 

不過既然中了招,那也願賭服輸。

 

德妃也該一樣,下了賭局,就該有血本無歸的準備。

 

若是她當真有本事將蕭衍行弄下臺來,他還會高看她一眼,高看老五一眼。沒本事把人弄出去,偷雞不成蝕把米,如今才想起來落子又悔,天底下沒有這等好事。

 

皇帝不理不睬,且德妃去的次數太多惹來皇帝心煩,便與當初的呂貴妃一樣被軟禁了。

 

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德妃才終於曉得慌了。

 

此時她才驚覺根基有多淺薄,寄希望於高家能搭救她。然而高家也因為屢屢陷害皇長子,挑撥朝臣霍亂超綱被禁衛軍給抓了。高家人一被抓,近一年才聚集起來的五皇子勢力頃刻間便土崩瓦解。樹倒猢猻散,這些個在朝堂混的人,沒有一個不精明的。

 

沒有利可圖,誰還將命往裡頭填?跟當今皇帝和太子作對,他們又不是活膩歪了!五皇子還沒做幾天太子的夢就被打回原形,整個人都蔫巴了。

 

他料想過自己不是蕭衍行的對手,卻沒想到如此不堪一擊。連一個回合都沒對陣下來,就被蕭衍行給一鍋端了。但他暗中惱恨歸惱恨,卻不敢輕舉妄動。知曉自己此時但凡有一絲不妥之舉,必然會受到牽連。他若是被牽連了,德妃和高家的事情就更無人能管。

 

蕭凜煜每日只能充作無辜,一面黯然神傷一面繼續在南書房讀書。

 

蕭衍行倒也沒為難他,南書房依舊開著,讓十來個先生教導蕭凜煜。不過近來授課的先生都換了態度,不敢再似以往那般傾囊相授。正宗太子迴歸,他們若敢將五皇子視作儲君去培養。這要是被抓住了小辮子,便是有謀逆之心。

 

任誰再欣賞五皇子好學,也不敢做這種抄家滅祖之事。

 

南書房徹底成了讀書做文章之地,先生們也甚少講朝政了。五皇子不傻,相反還很敏銳。意識到先生們的變化,心中煎熬難受卻也不敢表露分毫。

 

蕭衍行對蕭凜煜這個五弟印象不深,他離京時,蕭凜煜還在奶嬤嬤懷裡抱著。

 

知曉他有些心眼,但蕭凜煜的心眼在蕭衍行的眼中還是根本不夠看。他十幾歲時玩剩下的東西。蕭凜煜看一眼就無所遁形。不過放德妃和高家是不可能的。便是皇帝最終看在一十年的情分上放德妃一馬,蕭衍行也會一點一點拆掉他們的骨頭。

 

皇帝卻沒打算放過高家。他這個人一輩子體面和尊嚴高於一切,誰也不能背叛他。

 

高家在他眼皮子底下搞這些小手段,以為他死了嗎?

 

皇帝命人替德妃剃度,強制送她去白馬寺清修,至此殘燈古佛後半生。高家人因屢屢挑撥朝臣,動亂局勢,被全家流放嶺南。到最後,五皇子一人留了下來。

 

這突然的結果,蕭凜煜一下子都懵了。

 

他不敢相信父皇會這麼對他,這太殘酷了。他不相信父皇不知道呂貴妃是誰的人?明眼人一眼就該看出來,呂貴妃是太子安排進宮的!怎麼能這麼輕易就栽贓到了高家人頭上?

 

難道他外祖還能安排一個人進來跟他母妃打擂臺麼?這與高家有什麼好處!再說,就算呂貴妃是高家安排的人,呂貴妃的所作所為也與高家德妃無關啊!呂貴妃自己吸薰香都吸瘋了,難道不該追責哄騙呂貴妃用香的人麼?父皇怎麼能因為喜好,如此冤枉他們?

 

蕭凜煜本來想去求皇帝,求他收回成命。可皇帝對他本就沒有多少父子情誼,此時根本不願意見他。蕭凜煜轉頭又去求蕭衍行,然而蕭衍行也不可能會伸出援手。

 

四處碰壁,蕭凜煜一夜之間被迫長大。

 

忽然之間,他的腦袋和認知前所未有的清醒。

 

如今的局勢,就該是如此。皇帝身患重症命不久矣,太子初初回歸原位,亟需快速穩定局面。此時,為了大慶長久的安穩,勢必會將所有不安的因素清除。

 

母妃和高家上躥下跳,不利於穩定朝政,被清除是必然的。父皇沒有一杯毒酒送她下黃泉,也沒有將高家一家弄死,已經算是網開一面。他若還不知足,以父皇的脾氣,必定會下手更狠。想明白這些以後,蕭凜煜沒有再去求誰救命,安分了好一陣子。

 

親自去送母妃剃度,也親自去送高家人流放。之後回到宮裡讀書時,自己提出喜歡兵法。希望往後先生們授課,可以從兵法上多多指教。

 

蕭衍行詫異了一瞬,倒是笑起來。蕭凜煜這小子比他預料的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