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326. 逃荒長荒姐27(完) 阮家,偏房。……

    當然面上不能這麼說,她便看著阮燕寧,十分懇切,“那是自然,你看,我有機會這不是把二妹帶到城裡了,雖然現在還掙不了幾個錢,可等手藝學出來,這輩子都不用愁了。”

    阮老黑愈發生悶氣,懶得再多說,“行了,既然定下來,我們也該回去了,家裡還一堆事呢。”

    說著就要走,連午飯都不想留在城裡吃了。

    臨走之際,阮李氏看向二女兒,問,“二妹,你要跟我們一起回去嗎”

    “不了,我就留在大姐這吧,還要學手藝呢。”

    “哼。”隨著四人離開的是一聲輕哼,以及重重的關門聲。

    阮柔沒有相送,人走後動作十分利索地鎖了門,對阮燕寧說,“今日大喜,放一天假不去鋪子,你有什麼想吃的,我去買。”

    “耶”阮燕寧發出一聲歡呼,或許是太過高興,聲音大到傳至離開還未走遠的阮家人耳中,那本刻意放得緩慢的腳步忽地加快,愈走愈遠。

    阮柔倒不是故意氣他們,而是真心覺得今天應該大餐一頓,當即拿了錢上街,買了一堆自己和阮燕寧喜歡吃的菜和糕點,姐妹倆歡歡喜喜慶祝了一頓。

    而另一廂,阮家人餓著肚子,走在回村的路上,阮李氏看著身上的新衣,不免有些高興,“起碼撈了身新衣服呢。”

    阮蘇氏暗罵了句眼皮子淺的,繼續悶頭趕路,等到家,早已飢腸轆轆,家裡沒留飯,還得重新開火,火氣愈發旺盛。

    提親這一遭後,或許是阮家看清了現實,也或許是想以弱示好,總之接下來的一切還算順利。

    給阮柔置辦的嫁妝不算豐厚,可一雙木櫃、兩床薄被、一架梳妝檯以及一身新衣,再加上十兩的壓箱底銀子,面上也就過得去了。

    春暖花開之際,空氣中都帶著野花的芬芳,阮柔回到周水村出嫁。

    卞家人口不多,卞柯林領著幾個族中兄弟前來迎親,熱熱鬧鬧一場,迎了花轎回城。

    婚後兩人情意相投、心意相通,謝氏只盼著兒子順遂安康,待兒子兒媳極好,一家三口,再沒有不順心的了。

    有了親戚關係,阮燕寧學起手藝來更加用心,沒過幾年,便學了一門頂好的手工活,靠著手藝攢了不少銀錢。

    而阮家,後知後覺意識到,原來成衣鋪早在當年就屬於女兒,更是悔不當初,可惜,當年提出的婚事惹惱了女兒,以至於對方除了親妹外,再不願提攜阮家任何人,他們更是隻能看著女兒一家愈發富貴,佔不到丁點便宜。

    至於阮柔,婚後依舊經營著成衣鋪子,因著鋪子時常出些新式樣,便在周圍幾個省城出了名,引領著其中幾乎八成人的穿衣風格,不用更多擴大規模,只靠著售賣衣裳花樣,就足以吃喝不愁。

    卞柯林果真如他當初所言,考中舉人後,就再也不曾去參加科舉,不過,在偌大的省城,一個舉人功名足夠,他便自己辦了一家小書院,收了幾十個孩童,當個小小的教書先生。

    再後來,阮柔鋪子裡漸漸富裕,人也得空,在書院隔壁開了間女子書院,教導女子讀書識字、算學繪畫,因著束脩不貴,只要城裡稍微條件好些的都願意送女兒來讀上一兩年,漸漸的也開始在周圍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