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60章 換親二更

 故而到最後,商量來商量去,誰家都沒有打定主意,既捨不得這個銀錢,又定不下人選,最後全都無疾而終。

 這些宋家人早有預料,卻並不在意,各家人管各家事,他們反正是管不到那麼多的。

 沒了外人,宋家自家人終於能熱熱鬧鬧一回。

 肉菜都是老早就準備好的,雞鴨魚肉俱全,宋母親自下灶房,幾個兒媳打下手,一點沒有捨不得。

 菜上了桌,宋父宋母坐主位,本來想著讓宋元修坐次席,奈何他認定了宋大哥是長兄,不可逾越了去,最後,便是宋大哥坐東邊,宋元修坐西邊,連帶阮柔都得了個好位置。

 童生的位置距離秀才一尺之遙,可以說既近又近,既遠又遠。饒是一向摳搜的宋大嫂看見花費許多,都沒有一點意見,更別說其他人,一個個喜笑顏開,說著好聽話。

 一家子熱熱鬧鬧吃過了豐盛的晚飯,也沒敢讓多喝酒,此去府城路途遙遠,花費的時間又長,外邊睡覺吃飯總歸沒在家裡安生,宋母便讓三人先回去休息。

 結果三人剛起身準備去洗漱,那邊宋村長卻又派人來了。

 卻原來是宋村長派了大兒子宋浩過來送賀禮。

 宋村長如今年已六旬,身子骨雖然還硬朗,可保不齊什麼時候就要退下來。

 宋在吳山鎮是大姓,佔了村裡足有一大半的人口,故而宋家族人自然不想村長的位置旁落,宋浩作為宋村長的大兒子,便是指定的下一任村長人選,平日裡都被帶在身邊教導,如今在族人中也有幾分地位。

 宋父忙起身,稱呼“浩堂兄”。

 宋浩長了一張老實憨厚的面容,實則心思細膩,對待宋家人不僅不見生疏客套,反而愈發親近。

 “爹他不放心,讓我來送份賀禮。”說著遞出一個小荷包。

 宋父接過,略一掂量,沉甸甸,立馬就明白值不少銀子。

 “這可使不得。”宋父連忙將荷包推回去,“心意我領了,只是我先前說的也是實話,家裡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現在就借了錢,以後日子還過不過了。”

 宋家也就是老實本分的農家人,借錢那是一定要還的,揹著債過日子,那滋味體驗過一次,就不想體驗第二次。

 宋浩無奈,來之前父親就說可能不會收,果然叫他猜著了。

 也不強求,他從荷包裡取出銀子,使勁分了一小塊出來。

 原先一錠銀子大概有五兩,絞了後大概一兩的模樣。

 然後,宋浩將大的那塊收回去,卻將一兩的推回來。

 “一兩總不至於不收了吧,就是賀禮,你們要還我也是不接的。”宋浩苦口婆心,“元修考了童生本就是族裡的大喜事,只是族中也不富裕,沒有多餘的財產資助,可父親和我的一片心意,你們總要接著。”

 宋父再無拒絕的話,接下一兩銀子,將情誼記在心中。

 待人走了,宋父將宋元修單獨留下,父子倆也不知說了什麼。

 翌日,宋家依舊十分熱鬧,宋元修也得了幾天假在家休息,等恢復精神後再去書院不遲。

 五月天氣愈發炎熱,宋元修除去繼續溫書,期間又往鎮上跑了一趟,皆是赴同窗的約。

 且他還得知了一個消息,秦春生家中走動一番,給秦春生謀了一個縣學的空缺,後面就不來書院讀書了。

 宋元修很難形容自己那一刻的心情,似乎自己就此落後別人一大筆,卻無可奈何,從這層失落中緩和過來,他就知道自己的情緒不妥,秦春生是第十一名,這才能打點縣學,他這個成績,如何都進不去。

 要想出頭,還是得靠自己,如此想著,之後宋元修索性安心讀自己的書,也不再外出參加那些繁雜的聚會。

 六月初,宋元修正式去鎮上書院讀書,他先前續了一年的束脩,仍舊是龔夫子單獨授課。

 對學生的考中,龔夫子很是高興,畢竟秦春生只能算半個書院的弟子,宋元修卻是實打實從書院考出來的,日後也是書院的成績。

 而阮柔,經過幾個月的苦練,不僅繡活的手藝大有進步,還額外繡了幾件帶屬性的物品。

 她如今也摸到一點規律,雖然屬性物品難得,可好似製作的東西越複雜,手續越艱難,出屬性的幾率就越高,反之簡單的東西幾乎不再出什麼屬性。

 對此,阮柔很是無奈,只得改變了方向,專心去繡大件。

 而出屬性的物件中,唯獨有一間是宋元修可以用的,那是她單獨給繡的一件書生外袍,青色料子,袖角及衣角處都繡了一叢青竹,既不顯眼,又顯露出幾分書生的氣質。

 在阮柔眼中,比衣裳本身更顯眼的,則是其上漂浮著的幾個大字。

 “悟性+10。”

 十點,是阮柔此前從沒有見過的點數,兩點的屬性加成已是十分顯眼,十點她簡直不敢想,甚至都不敢讓宋元修直接穿著去學堂,而是給收拾在了包裹中,等去了書院再穿,屆時有什麼異樣,也不至於直接聯想到她身上。

 送走了人,不知為何,阮柔心中隱隱有些不安,宋元修並不是個無知無覺的,相反,其很敏銳果敢,若不是家境太差了些,心又不夠狠,在阮柔看來,很有一些朝堂權臣的影子。

 宋家這邊祥和一片,隔壁的鐵家卻是鬧得不可開交。

 問題還得在阮家大娘身上,自打有了身孕,大娘就再沒禁過口,尤其前三個月一過,肚子漸漸顯懷,折騰的么蛾子也愈發多起來,今兒鬧著要吃肉,明兒嚷著要吃魚,偏找的理由還都是孩子想吃,鐵家父子只得想著法兒供應。

 到了六月天,天熱起來,縱是什麼肉都吃不下,偏愛上了鎮上點心鋪的點心。

 點心價貴,本就不是鄉下人家能常吃的,奈何大娘只吃得下去這個,鐵父無奈只得每日供一點兒,如此,大娘的身材漸漸豐腴,家中的銀錢卻一點點減少。

 大娘對此感到很是得意,想上輩子,宋家孫子孫女多的遍地都是,她在宋家懷孕生子,卻也沒人稀罕,依舊緊巴巴的過日子,鐵家卻是把她肚子裡的當寶貝,連帶著她這個娘也等著沾光。

 鄉下可不講究什麼苗條為美,越是長相富態的,只要不是胖到影響幹活,都很受歡迎。

 當然,鎮上的點心好吃不假,可也不是天天吃點心就能飽的,大娘是藉此逼迫鐵勇去參軍。

 若說原先只是為了過好日子,自從剛懷孕後,她的心態就變了。

 宋元修已經是童生,鐵勇這輩子要想超過他,只有參軍繼續當大將軍一條路,她絕對不要自己的孩子日後對著二孃的孩子卑躬屈膝。

 夫妻同床共枕,鐵勇哪裡不知道這些,奈何他第一次當新手父親,本是想看著孩子出生,結果卻一點都等不得了。

 過了端午節,鐵勇再次跟鐵父提出想要參軍,這一次鐵父沒有拒絕,而是良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