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不到的肩膀 作品

第六十五章

 
“大長老謬讚了!”李曉峰拱手作揖

 
“哎,李曉峰啊。你是個天才,很多人喜歡天才,很多人嫉妒天才。而老夫,對天才沒什麼意見,不過就是不喜歡你。你也不用讓我喜歡,因為那不重要。”

 
大長老很想在李曉峰臉上找到一些表情,可最後還是讓他失望了。

 
“回去吧,福香酒樓還是你家的,那是你家祖業。你太爺爺當年可是答應過議事廳宴會的所有酒水都由福香酒樓包了的,這燙手山芋沒人敢要。”

 
“謝過大長老”李曉峰再次躬身。

 
三天後,這件事情最終結案時,突然牽扯上了一位老牌長老。被告李斤明“賺取不宜之財,導致城中庫銀虧空,影響了守護方全民利益”變成了主管稅收羊長老管教府中後輩無方私吞守護城稅收。商人李斤明知情不報,沒收除福香酒樓外所有財產;羊長老直接罷除長老一職。

 
本來這次事件跟李小溪其實沒啥關係,但是坊間傳聞可不管什麼才是事實。他們為了讓事情變得有足夠噱頭,當然要將事情的轉折點扣在熱度還未完全消失的李小溪身上啦。要放在現在,那必然標題會有《震驚,兩歲小女孩三句話就讓半年懸案水落石出》,如果是營銷視頻號的話第一句話肯定是“注意看,這個兩歲小女孩一年內輕鬆扳倒兩大勢力”。

 
最後一件事,大長老在李小溪三歲生日當天提前出關。不僅親自到了外城李小溪府上祝賀,在宴會上宣佈了自己已經成功築基的喜訊。並抱著李小溪進行了築基後的第二次飛行。那一天,城中,城牆上,城牆外,都能聽到天空中傳來李小溪和大長老的笑聲。

 
李小溪第一次從空中看向她生活了三年的地方。

 
直到那一刻她才知道,平時自己奔跑的街頭巷尾佈局原來是靠河的半圓形。由最中心的議事大廳向外半圓形放射型建造的。小溪沒想到議事大廳從天上看居然除了大也沒什麼特別的,議事大廳與河道中間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石板場地,連接著可以通往對岸的吊橋。據說這就是每十一年溝通雙方的橋樑,平時河的兩邊只能看到兩根大圓木矗立,如果沒人告訴,誰都無法猜測這是一座可以一兩刻鐘就能組裝完成的吊橋。

 
至於對岸的風景沒有什麼看頭,大長老也不想帶李小溪過河,而且距離迷霧越近越讓人感覺不舒服,所以大長老一個轉身,圍著城牆先飛了一圈,然後如同帶領小溪參觀自己的城池一般,緩慢的在空中漂浮。

 
像吊橋基柱那麼大的圓木在最外層的城牆建築中十分的常見。城牆足有10米左右高,主要的建築材料就是這樣的木頭,最大的木材作為主要的結構支架,然後再由其他大小不同功能各異的木材做出造型,最後以石材粘土夯實城牆。

 
向內一層是一條荒涼的道路順著城牆延伸,主要是平時很少會使用到那條道路。大長老介紹說那是偶爾城牆下的守護者相互運送物資才會走的道,也是迎春會項目的賽道。在城門兩邊和南北兩端各有幾排木屋則是為守護者住宿用的,不過大多數時候一半以上的守護者則是待在城牆上的。

 
向內,城牆與住宅區之間為農田和畜養區。這一區域是最大的,包括沒有開墾或者後來荒廢的土地。面積基本是居住區的3倍不止。

 
居住區的最外層住的通常是以農業為生存條件的農民,往裡第二圈住的是地位同樣不高的匠人,匠人包括比較雜。有手藝人,裁縫,鐵匠,唱戲,商人等等。再往裡就是地位高一些或者是有錢一下的人了,這裡已經開始有一些兩層或是三層的建築了。他們通常是負責收稅,開飯店酒樓,城管環衛,衙門等等都是在這一層,這一層也是最繁華和熱鬧人口最多的區域。可以理解為農、工、商、官、豪門這樣的居住順序,同時也是地位順序。

 
之後還有最後一層為守護者世家所在的區域。這一層大多都是一家人中起碼有5人以上都在城牆上保護城邦的守護者,或者是幾代人都在城牆有過赫赫戰功的大功臣家族。他們通常衣食無憂,家中長輩至少有一人在議事廳享有一席之地的大人物。也是守護城權利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