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鴉影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童謠預兆

 “童謠?”諸葛恪眉頭一皺,“歌詞如何?” 

 諸葛融嚥了口唾沫,小聲吟道:“妖鼓響,天口裂,天泣晴,衡器傾,小子撲,烈焰覆。” 

 諸葛恪靜靜地聽著,又讓諸葛融唸了一遍,最後寫在紙上,將其拿在手中,觀看許久,沉默不語。 

 半晌之後,諸葛恪才抬頭問道:“劉公此番有何預言?” 

 “此乃大凶之兆也,童謠之中,提及東吳將滅,陛下,陛下恐怕也……”諸葛融緊張地看了一眼門外,此時天色已黑,門外一片昏暗,走廊上已經掌燈,這間房裡卻沒人敢進來打擾。 

 “劉子仁好大膽,俺敢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諸葛恪一聲冷哼,緩緩道,“難道他就不怕招來殺身之禍麼?” 

 劉子仁名惇,本是平原人,因戰亂而避難各地,客遊廬陵,通曉天文、懂得占卜之術,尤竟太乙占星之術,江南人稱“神明”,朝中大臣每有疑難之事,都去請教於他。 

 諸葛瑾與劉敦原先私交甚厚,諸葛融少年好為章句,精多技藝,曾向劉敦求學一年之久,劉惇十分珍惜自己的方術,不肯教授他人,唯獨對諸葛融破例,可惜諸葛融卻只是學了一些皮毛而已。 

 “兄長!”諸葛融吃了一驚,連忙站起身來,“此乃天意,千萬不可牽連劉公,劉公也是為你我著想,勸我們,勸我等儘快籌劃脫身之計。” 

 “只怕這劉子仁又要逃走了吧?”諸葛恪聞言反而冷笑數聲,挑眉道,“這童謠,他作何解釋?” 

 諸葛融看了看兄長,見他神色平靜,才解釋道:“天口乃是吳字,天口裂,吳有破敗之兆頭;權,衡器也,衡器傾,陛下恐有危難;小子為孫,小子撲,應孫氏敗亡也!烈焰覆,這是……” 

 諸葛恪不動聲色,見諸葛融不語,淡淡道:“說吧!” 

 “烈焰為火,火德應漢。烈焰覆,這江東,恐怕會被漢軍所滅——” 

 諸葛融說到後來,聲音漸小,拿眼瞟著諸葛恪,小心翼翼,這等大逆不道之言,也就是在兄長面前說說,其他人跟前可是絕不敢提半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