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鴉影 作品

第八百零五章 清除隱患

 雖然趙韙叛亂在東州兵拼力死戰下平息,但益州士族和東州軍的矛盾卻並未消失,而劉璋的溫仁反讓雙方的較量更加激化。 

 士族之間的明爭暗鬥,受傷的終歸還是普通百姓,益州士族專權自恣,挾財勢欺凌小民,蜀中之民思為亂者,十戶而八,於是人心思變,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這是諸葛亮當初對益州局勢的判斷。 

 本地士族張松和不得意的東州軍法正的合謀,正是劉璋無力解決雙方矛盾之後產生的奇怪現象,天下紛爭,有識之士,都在尋求改變局面。 

 劉備入蜀之後,又帶來了第三股新的勢力,當時的蜀漢政權從籍貫來分,主要有荊州士人、東州士和益州士人。 

 劉備和諸葛亮從劉焉和劉璋身上吸取教訓,強壓威懾手段行不通,但溫和縱容更會讓官府對士族徹底失控,於是諸葛亮主張治國刑禮並重,並和蔣琬等人親自參與制定《蜀科》。 

 制定法令,科教嚴明,用教化之法改變益州民風。法治手段去撥亂反正,主要還是為了震懾益州豪強,但打擊面卻被有效控制,不像劉焉那般濫殺無辜,因而益州士人基本上都支持和擁護劉備政權。 

 而在用人方面,劉備也大量任用益州士人,任人時不囿於資歷、地域,既是治國之需,更能協調荊州集團、東州士與益州士族之間的利益關係。 

 劉備提拔重用的秦宓便是最主要的頭面人物,其家族為廣漢郡首族,秦宓也少有才學,名聲早就傳遍益州,但劉璋卻不肯徵辟,這讓眾多士族感到不滿。 

 諸葛亮推行依法治國政策,恩威並舉,最大的好處便是公平公正,嚴而不酷,這讓益州官民上下一心,民心安樂,數年發展便有了與魏、吳的一戰之力,甚至在關羽失去荊州之前,蜀國的國力一度趕超曹魏。 

 益州內部的矛盾,在經過劉備、諸葛亮和蔣琬幾人的不斷努力之下,其實已經基本消弭,但總有一些不安分的人蠢蠢欲動,如同毒瘤一般,這一次劉永和劉理事件,便將這最後的毒瘤給引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