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五百五十八章 此中有真意

    陳平安望著山下燈火,輕聲道:“曾經在一本文人筆札上看到,說凡夫俗子,短暫一生,半生在那床榻上消磨光陰。好像修道之人,也沒差,修行如睡大半生。不過細細琢磨,終究還是不一樣的。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待同一件事,便可能是一種人心兩回事。”

    “我曾經看過兩本文人筆札,都有講鬼怪與世情,一位文人曾經身居高位,告老還鄉後寫出,另外一位落魄書生,科舉失意,終生不曾進入仕途,我看過了這兩本筆札,一開始並無太多感觸,只是後來遊歷途中,閒來無事,又翻了翻,便嚼出些餘味來。”

    “站得高看得遠,對人性就看得更全面。站得近看得細,對人心剖析便會更入微。”

    說到這裡,陳平安感慨道:“大概這就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好了。”

    陳平安突然笑了起來,“那個不敢御風的朋友,學問駁雜,讓我自慚形穢,曾經我隨口了問他一個問題,若是我家鄉小巷的頭尾,牆根各有一株小草兒,離著明明那麼近,卻始終枯榮不可見,若是開了竅,會不會傷心。他便認真思量起了這個問題,給了我許許多多匪夷所思的玄妙答案,可我一直忍著笑,李姑娘,你知道我當時在笑什麼嗎?”

    李柳會心一笑,“在那泥瓶巷,雞犬往來,尤其是母雞經常帶著一群雞崽兒,每天東啄西啄,哪裡會有花草。”

    陳平安笑得合不攏嘴,使勁點頭。

    李柳突然收斂了笑意,彎腰作揖,“感謝先生教誨。”

    陳平安愣在當場,不明白李柳這是做什麼?我只是與你李姑娘散心閒聊,難不成這都能悟出些什麼?

    陳平安當下唯有一個念頭,自己果然不是什麼修道胚子,資質平平,所以此次獅子峰練拳過後,更要勤勉修行啊。

    李柳起身後,告辭一聲,竟是拎著食盒御風去往山腳店鋪。

    陳平安一頭霧水,返回那座神仙洞府,撐蒿去往鏡面處,繼續學那張山峰打拳,不求拳意增長絲毫,只求一個真正心靜。

    ————

    夜色裡,婦人在布店櫃檯後打算盤,翻著賬本,算來算去,唉聲嘆氣,都大半個月了,沒什麼太多的進賬,都沒個三兩銀子的盈餘。

    比起陳平安先前在鋪子幫忙,一兩天就能掙個三兩銀子,真是人比人,愁死個人。也虧得在小鎮,沒有什麼太大的開銷,

    婦人看著櫃檯上的那盞燈火,怔怔出神,然後轉頭望向那個傻啦吧唧站在不遠處的漢子,怒道:“李二,你杵這兒做啥,能當油燈使喚啊?”

    李二搖搖頭。

    理解。

    最近買酒的次數有點多了,可這也不好全怨他一個人吧,陳平安又沒少喝酒。

    婦人好似看穿李二那點小心思,惱火道:“花錢心疼是一回事,招待陳平安是另外一回事,你李二少扯陳平安身上去,你有本事把你喝的那份吐出來,賣了錢還我,我就不怨你!成天就是瞎晃盪,給人打個短工什麼的,一年到頭,你能掙幾兩銀子?!夠你喝酒吃肉的?”

    李二悶悶道:“陳平安馬上就要走了,我戒酒半年,成不成?”

    不曾想一聽說陳平安要離開,婦人更氣不打一處來,“閨女嫁不出去,就是給你這當爹拖累的,你有本事去當個官老爺瞅瞅,看來咱們鋪子上門求親的媒婆,會不會把咱家門檻踩爛?!”

    李二不吭聲。

    婦人哀怨道:“以後若是李槐娶媳婦,結果女兒家瞧不上咱們家世,看我不讓你大冬天滾去院子裡打地鋪!”

    李二撓撓頭。

    婦人剛要熄了油燈,突然聽到開門聲,立即小跑繞出櫃檯,躲在李二身邊,顫聲道:“李柳去了山上,難不成是蟊賊登門?等會兒要是求財來了,李二你可別亂來,鋪子裡邊那些碎銀子,給了蟊賊便是。”

    李二嗯了一聲。

    所幸開門之人,是她女兒李柳。

    婦人便立即一腳踩在李二腳背上,“好嘛,若是真來了個蟊賊,估摸著瘦竹竿似的猴兒,靠你李二都靠不住!到時候咱倆誰護著誰,還不好說呢……”

    婦人絮絮叨叨罵著漢子。

    熄了油燈,一家三口去了後院,婦人沒了氣力罵人,就先去睡了。

    李二與李柳坐在一條長凳上,李柳憑空變出一壺仙人酒釀,李二搖搖頭。

    若是真是貪杯的人,真要喝那好酒,李二什麼喝不上。

    李柳這一次卻堅持道:“爹,破例一回。”

    李二有些奇怪,接過了那壺酒,卻沒有揭開泥封,小聲笑道:“餘著,回頭與李槐一起喝,他這個歲數,差不多也可以喝酒了,到時候就說是獅子峰老仙師賞賜下來的。”

    李柳笑著不說話。

    李二說道:“你娘其實想過很多次,回寶瓶洲那邊去,畢竟那邊有親戚,街坊鄰居都是世世代代的熟悉門戶,不會像這邊,終究是外人,所以你娘說出口時候,我是答應了的。不過後來你娘自己反悔了,說李槐好歹在書院求學,再給人欺負,也不會太過分。你不一樣,到底是個女兒,她放心不下你一個人留在這邊,又不願讓你下山,斷了她想都不敢想的那份仙家緣分。”

    李柳點點頭,伸出腿去,輕輕疊放,雙手十指交纏,輕聲問道:“爹,你有沒有想過,總有一天我會恢復真身,到時候神性就會遠遠大過人性,今生種種,就要小如芥子,興許不會忘記爹孃你們和李槐,可一定沒現在那麼在乎你們了,到時候怎麼辦呢?甚至我到了那一刻,都不會感到有半點傷感,你們呢?”

    李二笑道:“這種事當然想過,爹又不是真傻子。怎麼辦?沒什麼怎麼辦,就當是女兒特別出息了,就像……嗯,就像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爹孃,突然有一天,發現兒子考中了狀元,女兒成了皇宮裡邊的娘娘,可兒子不也還是兒子,女兒不也還是女兒?可能會越來越沒什麼好聊的,爹孃在家鄉守著老門老戶,當官的兒子,要在遠方憂國憂民,當了娘娘的女兒,難得省親一趟,但是爹孃的牽掛和念想,還在的。子女過得好,爹孃曉得他們過得好,就行了。”

    李柳低下頭,“就這麼簡單嗎?”

    李二嗯了一聲,“沒那麼複雜,也不用你想得那麼複雜。以前不與你說這些,是覺得你多想想,哪怕是胡思亂想,也不是什麼壞事。”

    李二猶豫了一下,“不過我還是希望真有那麼一天,你哪怕是拗著性子,裝裝樣子,也要對你孃親好些,不管你覺得自己真正是誰,對於你孃親來說,你就永遠是她懷胎十月,好不容易才把你生下來、拉扯大的自家閨女。你要是能答應這件事,我這個當爹的,就真沒要求了。”

    李柳柔聲道:“好的。”

    李二嘆了口氣,“可惜陳平安不喜歡你,你也不喜歡陳平安。”

    李柳埋怨道:“爹!”

    李二咧嘴笑道:“爹就說一嘴兒,惱什麼。”

    李柳一雙漂亮眼眸,笑眯起一雙月牙兒。

    李二說道:“知道陳平安不住這邊,還有什麼理由,是他沒辦法說出口的嗎?”

    李柳疑惑道:“他是在顧忌什麼?怕給咱們添麻煩?”

    李二搖搖頭,“我們一家團圓,卻有一個外人。他陳平安什麼苦都吃得,唯獨扛不住這個。”

    ————

    那天李柳返鄉回家。

    陳平安笑著告辭離去。

    一襲青衫的年輕人,身在異鄉,獨自走在大街上,轉頭望向店鋪,久久沒有收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