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 作品

第316章 玉里窺卷,仙中洞虛

他將意識一點一點的從三相圖中抽離出來,從長卷中脫身。

這本是極為困難之事,但對陳淵而言同樣沒什麼難度,待意念歸位,他再看書冊上的三幅圖,不由搖頭。

“此書落到尋常修士手中,也未必就是機緣,都不說翻開書頁的種種異象衝擊,修為低了未必能承受得住,就說這一下子三種不同路徑的觀想之圖並列一起,一個不小心看多了,道路相沖,就有可能走火入魔,爆體而亡,偏生每一幅圖還都如有魔力,不看一眼,渾身難受!所以每一次觀看、觀想,都要以莫大的毅力,控制住自己,除此之外……”

他眯起眼睛,感受著心頭殘蘊,還是搖頭:“和我的仙道分身一樣,體悟的是他人之道。這境界低的人,翻開書頁都做不到,至少也得是煉神巔峰、返虛、煉虛的人物,才有資格翻閱,但這等境界已然觸及和有了自己模糊的道路,翻看之後再去觀想和體悟他人之道,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實在是太坑了。”

這麼想著,陳淵又回想著三道身影周圍的殘月之相,搖了搖頭,毫無留戀的翻開了下一頁,結果一眼看去,不由愕然。

便見上面寫著:“三相之圖,分屬三道,為仙、佛、魔之別,觀之感之,可得天道之妙,不過餘所修行的,乃是仙家之道,因此此書只指仙道之路途,佛魔兩家不在其中。”

???

陳淵滿頭的疑問。

搞了半天,你只知道修仙之法如何前行,對於佛家與魔道的法門並不知曉,那你前面扔出兩家的觀想之相,還是那種很難拒絕、看著就忍不住要體悟的品種,這不是坑人嗎?

“這書的作者是誰?感覺是個坑貨啊!我得小心一點,就算裡面內容詳實,也不可貿然相信,甚至依言修行,省得掉到坑裡出不來。”

話雖如此,但他還是繼續看了下去,後面倒也沒有什麼具體的修行法門,只是大致講了講三家區分——

仙者,順此天而逆行,攀他山而飛昇,與道相融;

佛者,參透萬象之妙,覺悟自身之識,化入一道;

魔者,以萬物而利己,闢身心之魔劫,接引一道。

“有點意思,這書寫之人是有點水平的,寥寥數語,盡得真諦……”

陳淵點頭稱讚,忽然見得這三列字的邊上,還有一行小字——

“餘並未修行過佛魔之法,倒是殺過不少,逼問了些許訣竅,卻難辨真假,因此只是假說推斷,算不得真,若依樣而修,入歧路莫怪。”

“……”

他決定收回方才的評語,但越發想知道這著書之人到底是誰了。

“實在是太有特色了……”

感慨著、無語著,陳淵的目光微微一動,落到了後面幾列文字上,表情卻突然肅穆、嚴肅起來!

“仙道艱難,如淵上獨橋,稍有不慎,便要萬劫不復,因此需慎之又慎。”

“合道飛昇,可稱融道真仙,道存於心,而求助於象,唯有成就法相,方可稍微擺脫鉗制;”

“融道之後,名為福德,衍道而窺玄,凝月而定心,是為心月福地之法,至此勉強可稱逍遙。”

看著看著,陳淵眉頭皺起。

“這上面的說法,和我自蘊靈仙、邪氣仙那裡所得的有所區別!一者,沒有提及仙籍,按著邪氣仙的殘留記憶,得了仙籍方可飛昇,不過這凝結靈臺法相之說倒是一樣。二者,這福德之仙說的是衍道而窺玄,凝月而定心,並未說要奪取他界天道!是刻意隱瞞,還是……”

陳淵在勾陳與仙人有了交集,事後總結後,發現了真仙之機要。

第一步,是得籍真仙,與某個天道相連,能衍生天道之法,施展仙道大神通。

第二步,為奪道之仙,要掠奪其他界域的天道,凝聚為一輪道月,陳淵那仙道化身的殘月,正是道月雛形,因只是納了鼎元小界的殘缺天道,所以並不完全,許多妙用都施展不出,但只要殘月顯現,便能滋生偉力!

想著想著,他繼續看下去,隨即眼神一滯,繼而瞪大了眼睛——

“福德之後,謂之洞虛,餘之兄長便是那洞虛之仙,洞者為天,虛而顯無,得此之法,方能掙脫一方天道束縛,自成一派!”

看著這一列,陳淵久久無言。

好一會,他才深吸一口氣。

“洞虛,竟是仙家的一個境界?”

他的話中,帶著疑問的語氣,畢竟……

“那此界,何以能以洞虛為名?”

巍峨高山,雲霧繚繞。

“好山!果然是人傑地靈!難怪出了那等人物!”

山腳城中,有兩名行人,一個戴著斗笠、穿著蓑衣的老者,一個穿著花棉襖、扎著麻花辮的少女。

少女聞言,不解道:“爺爺為何要突然來此?這是什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