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風樓主人 作品

第九百零三章 咕嚕子


  明末清初,先是有張獻忠在西南流竄,大肆殺戮,後來又有清兵入關屠川,導致蜀地人口銳減,千里無人煙!而彼時的滿清朝廷為了恢復蜀地生機,便倡導臨近的各省移民於川,但隨著大批外籍人員進入蜀地,卻居無定所,生計難籌,於是不少流民開始以作奸犯科為生,他們輾轉於西南各省,流竄在各州縣鄉,橫行於江河湖上,賭博、殺人、放火、搶劫、強姦可謂是無惡不作!

  蜀中俚語,通常把品行不端者稱之為“咕嚕子”,於是這些人便被統稱為“咕嚕子”。

  咕嚕子們或三五成群,或者嘯聚數十上百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團伙,但是彼此之間,各自為盜,並沒有統一的聯繫和組織,也沒有共同的的老大,直到清朝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爆發,西南各地紛紛相應,大批嘓嚕子趁勢加入其中,為的也是在亂中謀利,到後來,清廷發兵鎮壓白蓮教,各地義軍均告失敗,加入其中的咕嚕子還沒來得及分走一杯羹,反倒上了清廷的黑名單,成了西南各省官府的重點剿滅對象!

  為了生存發展,也為了與官軍對抗,散亂無序的咕嚕子們開始謀求抱團合作,他們借鑑了天地會的組織形式和聯絡辦法,遙尊“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也即鄭成功為首,以“反清復明”為宗旨,於道光二十八年,在蜀中開設山堂,大搞結盟,“咕嚕會”由此而生!

  但“咕嚕子”畢竟是罵人的話,太過於難聽,因此“咕嚕會”取其諧音,改稱為“哥老會”。

  又因為蜀中之人大多崇拜關二爺,關二爺當初被逼降漢不降曹之後,曹操為了籠絡關二爺,上馬金下馬銀,每天賞賜錢財無數,關二爺卻一概不收,曹操又送了一件錦袍,關二爺平時也很少穿,即便有時候不得不穿,也要把一件舊袍罩在外面,曹操詢問關二爺原因,關二爺說:“舊袍是我結義大哥劉玄德所賜,見袍如見人,現在雖得丞相新袍,仍不敢忘我大哥的舊袍!”為此,關二爺義薄雲天,彪炳千古,“哥老會”的幫眾自詡要以關二爺為榜樣,重義輕利,所以都自稱“袍哥”,彼此之間還傳唱幾句俗語:“你穿紅來我穿紅,大家服色一般同。你穿黑來我穿黑,咱們都是一個色……”

  總而言之,咕嚕子們經過有清一朝的發展,漸漸從散亂無序的流氓團伙發展成為組織嚴密的龐然大幫!

  到了清末民初,咕嚕會已經是毫無爭議的天下第三大幫了!

  論其規模,僅次於洪門和青幫,而在西南地區,他們更是一家獨大!就連洪門和青幫的勢力都無法染指!傳聞中,西南地區,尤其是川渝兩處,上至達官貴人,下至三教九流,咕嚕子們無不滲透,直至號稱有百萬幫眾!

  咕嚕會的龍頭老大,號稱“袍哥鉅子”,正在位的鉅子便是有著“西巨”之稱的石觀海!此人乃是近十年間公認的“江湖四絕”之一,與東皇郎迴天、北祖藍田玉、南王馮化龍並駕齊驅,獨霸西陲!

  而咕嚕會下屬分支也極為龐雜,西南各省幾乎每州每縣都設有他們的山頭,山頭又稱“香堂”、“碼頭”或者“分舵”,每個分舵又下分若干個堂口,通常以“仁、義、禮、智、信”命名,分別收納五類性質的人員入幫,加以培養。

  所謂“仁字講頂子,義字講銀子,禮字講刀子……”,“仁字舵”的幫眾都是在當地有面子、有地位的人物;“義字舵”的幫眾則是當地有錢有產業的富戶,“禮字舵”是有一技之長的各種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