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七三七章 轟炸帶來的影響

在中國的幫助下重建海軍後,德國海軍就變成了技術激進派或者說中國派,主張放棄與英國人進行上次大戰式的戰列艦對決,而是建造以航空巡洋艦等擁有強大航空能力的戰艦,並一度試圖引進建造航空母艦。

英國印度洋艦隊覆滅後德國海軍的叫嚷聲幾乎達到了頂峰,而希特勒也因為中國海軍巨大的戰果而慷慨的允許德國海軍增大航空兵規模,這讓戈林十分不滿,

他曾試圖阻止,但是在雷德爾等人提出英國威脅後,希特勒最終站在了海軍一邊,因為雷德爾告訴希特勒,航空巡洋艦和航母比起戰列艦建造更容易,而攻擊力更強,她們的戰鬥力主要來自於上面的航空隊。

航空戰艦在戰時完全能夠躲在安全範圍內用戰機輕鬆將數萬噸的戰列艦送入海底,而付出的代價不過是一些“便宜的轟炸機”

這種萬能戰艦能夠讓德國海軍輕鬆抹去英國皇家海軍在戰列艦群方面的優勢,將他們的戰鬥力拉倒和德國海軍差不多的位置,而印度洋的破襲戰也證明了航空戰艦的優勢,當英國引以為傲的皇家海軍不在佔據優勢後,他們就會謹慎看待德國在歐陸的行動。

作為希特勒心中的一塊心病,英國對歐陸可能的干涉一直折磨著他,即使印度洋災難落到了英國人頭上,儘管中英雙方戰爭烈度不斷升級,他依然擔心英國會介入歐陸事務,

而雷德爾似乎有一劑能夠治療他心病的藥,這讓希特勒決定全力配合雷德爾這個“好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

當然,雷德爾在說服希特勒時其實隱瞞了不少信息,比如他聲稱航空戰艦建造起來比戰列艦容易,而且資金和物資消耗更少,但是這只是針對艦體的,如果要算上搭載的航空隊這個價格可就沒有多便宜了,

而雷德爾心心念唸的重型航空母艦如果要形成並且保持戰鬥力,實際投入要遠遠超過一艘四萬噸的戰列艦,此外,英國皇家海軍的航空母艦更多也更好,受到印度洋海戰刺激後,英國加快了航母建造,而且不光造艦隊航母,護航航母也大量製造。